宝宝对父母的依恋,决定着他一生的亲密关系模式。
孩子是否得到足够的爱,直接影响他今后的人生。
我发现一些宝宝在睡前会出现哭闹、害怕的状态。乍看之下这很正常,但透过表象,却蕴藏着家长需要重视的信号——宝宝可能正“缺爱”。
“睡前闹腾”的背后,是对安全感的渴求;“入睡困难”中的不安,是内心对亲密的呼唤。一个外表看似平和的家庭,也可能正在伤害着孩子的心。
面对孩子入睡前的种种“异常”,别轻视他们的心理需求。今天,就让我告诉大家,作为家长需要重视的几个迹象。
第一,孩子会故意拖延睡觉时间
宝宝睡前可能会故意打翻牛奶,要求妈妈重新倒一杯;或者假装找不到最爱的玩具,哭闹着不肯睡觉。
这些看似任性的小动作,其实是孩子在用行为表达心里话——“我需要妈妈多陪陪我”。
白天父母忙工作,晚上回家也累得只想睡觉,对孩子的关爱可能就会不足。久而久之,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
在著名的“陌生情况实验”中,1岁左右的婴儿被单独留在没有父母的环境里,他们哭闹得很厉害。但只要有母亲的陪伴,哭闹就会减少90%。
正如心理学家约翰·保罗所说,孩子的依恋需要可以被无条件满足,他需要大量的爱、关注和陪伴。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会变得焦虑、不安。
所以睡前的拖延和任性,是宝宝对爱的渴求。妈妈要做的,不是责怪,而是给予更多关注;不是冷漠,而是倾心倾听;不是不耐,而是温柔相守,直到孩子心满意足入睡。
第二,孩子会反复要求睡前故事
“妈妈再讲一个睡前故事好不好?”“我还不困,能不能再讲个故事?”
面对孩子的再三请求,有的家长会心生厌烦,觉得孩子太麻烦。殊不知,这和缺乏安全感也有关。
睡前故事的意义,远不止于消磨时间、帮助入睡那么简单。
它更是父母给孩子的独特关爱时刻,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人专属的陪伴。如果孩子白天得不到足够的陪伴,他就会不自觉“贪恋”这最后的亲密时光。
有的孩子还会要求父母一定要坐在床边,一遍又一遍地复述同一个故事,才肯入睡。
其背后隐藏的潜台词就是:“陪着我,别丢下我一个人。”他需要借故事的声音找到安全感,借父母的陪伴探索内心的依恋。
所以,当孩子再三要求时,作为家长,应该抱着理解和耐心,给孩子无私的陪伴,而不是责怪孩子任性。
第三,孩子会害怕睡在自己房间
“今晚可以和妈妈一起睡吗?”“我一个人睡房间怕怕的,能不能陪我?”
有的宝宝睡前总是这样要求父母。他们害怕一个人待在黑暗的房间,哪怕屋里有夜灯陪伴,也无法放松入睡。
孩子的这个习惯很容易被家长看成“爱撒娇”,认为他缺乏独立性。其实,这种行为背后隐含的心理需求值得重视——
他害怕黑暗、害怕独处,说明内心存在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如果长期得不到关心和疏导,将增加孩子焦虑。
其根源可能来自白天父母的冷淡:孩子主动想找父母玩,却得不到积极回应;孩子跟父母说话,父母注意力全在手机上;孩子请求拥抱,父母面带倦容心不在焉……
这样的冷漠态度积累多了,孩子对家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自然下降。他不敢或者不愿一个人入睡,恐惧黑暗,需要父母在身边才能减缓焦虑。
所以当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时,父母不该一味强迫孩子睡独立房间。
相反,应该临时让他和父母同床共枕,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抚慰。
之后再通过充满爱的方式,帮助他面对内心的不安,逐渐恢复安全感和独立睡眠的勇气。
第四,孩子入睡后易惊醒
孩子睡着后很容易被惊醒,稍有动静就睁开眼,看上去睡眠非常浅。
有的半夜还会突然坐起来大哭,眼神迷茫到需要父母抚慰才能再度入睡。
医生检查后显示身体健康,这种质量差的睡眠,主要和孩子的情绪健康有关——
可能白天遭遇了学习、生活的压力,而父母没有给予及时关心;或者存在被同伴欺负的隐忧,却没能倾诉分担,压力久了就会损害睡眠。
孩子也会因缺乏家庭归属感而面临睡眠问题。他日间对父母亲密不够,夜晚就失去内心的依靠,容易被梦魇惊扰。
美国学者坎贝尔认为,当孩子处于焦虑和不安中时,睡眠会变得非常敏感脆弱。夜里稍有风吹草动,他也会立即惊醒,以对可能的“威胁”作出反应。
所以,出现这些睡眠问题时,父母要反思白天是否疏于沟通,导致孩子在内心积压了太多负面情绪;
或者应该给孩子更多陪伴,让他建立起对家庭的安全依恋。
只有解决了根本原因,孩子才能拥有健康的睡眠。
儿童睡眠专家费迪南德博士说过:“孩子的睡眠问题,往往是缺乏父母关爱的信号。”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但忙碌难免会影响关系。
所以,当发现孩子出现这些睡前“异常”,要正视他内心的情感需求。
给孩子更多陪伴和倾听,化解他的焦虑,让他感受到无条件的家庭归属,从而拥有健康欢乐的童年,这是每位家长应尽的责任。
小小的睡前习惯,孕育着孩子的一生安全感。
一个需要父母呵护的孩子,终会成长为拥有强大内心的大人。
仅以爱的名义,去守护孩子入眠的每一个瞬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3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