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一个人,最易也最难的方法,就是远离他。
然而远离不是唯一的选择,让彼此心灵昇华,才是更高明的做法。
莲花从泥沼中生,却不染一点尘埃。心存善念,则世间不会再有可憎之人。
古语有云:“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了解一个人,方能谅解他。憎恶源于无知,打开心扉,化解误会,才是君子之举。
一
公元前506年,孔子门人有一位叫做冉求的。他性格刚硬,喜怒无常,经常与同窗不合。一次,冉求与人争吵不休,孔子无奈地将他赶出门外,说:“求,汝出。”
冉求愤然离去,此后十多年未曾回来。待到孔子驾鹤西去之时,冉求仍在外游历不归。他似乎对老师已没有片缕眷恋。
然而听说孔子去世的那一刻,冉求痛哭失声,撕心裂肺地喊道:“天哪!圣人归天了!我再也见不到他了!”
原来,这些年冉求一直惦记着孔子,只是自尊心太强,不肯低头认错。他在心中一直视孔子如父,却只能远远地守望,不敢贸然相见。
人所以远离,往往是因为骄傲。我执阻隔了道义,隔绝了情感。放下防备,化解芥蒂,人与人之间本该親如一家。
二
东晋时,谢安与王羲之是忘年之交。一次谢安升任金紫光禄大夫,王羲之去贺,两人相见甚欢。不料送行时,王羲之醉酒误撞伤了谢安的眼睛。
谢安大怒,从此与王羲之绝交,再也不与他来往。王羲之屡次致歉,谢安就是不肯原谅。
直到十多年后,谢安得知王羲之将去世的消息,忙亲自启程去看望,但王羲之已不认识他了。谢安愧疚不已,为何一时误会,就断送了这段友谊。
人生如白驹过隙,聚散离合,全在一念之间。何必记仇怀恨,让时间在芥蒂中流逝。及时饶恕,重拾真情,方为君子。
三
杨修是三国时东吴名士,有“文章元首”之誉。他性格刚烈,喜怒无常,曾与同时期的名士顾综、孙楷、陈琳等人不合。
一次,他们几人一同出游,杨修忽然大怒,把身上的书全部撕毁洒在众人头上,还把佩剑掷向子夜。众人都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
杨修气冲冲地离去后,顾综等人便商议,不再与他来往。杨修一时冲动,就失去了几位知音好友。
人怎能轻易放弃朋友,将情谊化为乌有?修身齐家的第一步,就是磨去脾气上刚烈之处,多加包容,才能获得人心。
四
陆机是东晋大文学家,与谢安、王羲之齐名,并称“谢王陆”。
有一年,谢安的儿子来拜访陆机,两人相谈甚欢。谈笑间,他无意说漏了嘴,透露出谢安先前说过陆机的闲话。
陆机听后大为光火,说:“你父亲既这么说我,我决不再与他交往!”
他忙回去将此事禀告谢安。谢安马上亲自登门道歉,说自己是一時糊涂,冒犯了陆父。两人才重归于好,友谊依旧。
親朋好友间,难免因一言一行而疏远。然则未必要一怒断交,宁可及时解释,免除误会,让友谊长久。
五
晋朝大臣王导初任太尉时,部将焦显见他年轻,不放在心上。王导便找机会示威,将焦显左迁至偏僻之地。
从此焦显对王导颇有微词,誓不再辅佐他。时运不济,王导屡屡请焦显出山,焦显却一一拒绝。
直至王导病危之时,才召来焦显与之诀别。焦显伤心欲绝,哭道:“我辜负了王公,负了社稷!”
王导劝他日后多辅助朝廷,将自己一生的心血传承下去。两老忠良,泣别之时,旧怨已消弭无形。
人生最宝贵的,是与知己好友相伴的时光。何必为得失纠葛不休,不如求同存异,共事国家社稷。
六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工楷书,字迹遒劲澎拜。但其字帖流传之初,时人以“蝌蚪文”讥笑之。
王羲之不以为忤,只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意思是,既然当今人不懂,只有等后人去领悟。
后世果然积极研习王书,争相模仿,且视为楷书法典。王羲之不计较眼前盲语,终获千古赞誉。
世人善变,无法取悦。明哲自存,不以浮言左右,才是心境最宽广之处。莫为蝇营狗苟之辈扰了心绪,义薄云天者终难久长。
在这个喧嚣混杂的尘世,选择宽容待人,需要极大的智慧与勇气。它意味着不以善恶论断他人,而是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宽容不是懦弱,而是力量;宽容不是退让,而是博大。
用宽广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用仁爱的心,去包容他人。
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被善意充盈,变得更有力量。而这世界,也因我们的宽容,而变得越发宽广、包容与睿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3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