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帮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12-18岁

“我最近参加了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讲座,她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在孩子 12到18岁这个青春期,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灌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这一思想。这个观点让我受益匪浅,也给了我许多启发。”我的朋友阿楠最近跟我聊起她参加的一次育儿讲座时,如是说道。

李玫瑾教授是我国知名的教育心理学专家,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发展和教育方面的研究。她在育儿讲座中特别强调,要在孩子青春期给他们传递“生命意义在于奉献”的思想,这让我感到非常有道理。

不错,青春期是一个人生观念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生命意义在于奉献”这一思想,恰可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方向,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建立这一思想和品质呢?

第一,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俗语说“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奉献”的精神,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

我认识一位单亲妈妈阿丽,为了抚养女儿,她白天到公司应聘工作,晚上在餐厅打工,虽然非常辛苦,但她从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她常常对女儿说:“妈妈现在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后也希望你能勇敢面对困难,学会奉献和回报社会。”阿丽的女儿从小就目睹了母亲的不懈奋斗,逐渐理解了“奉献和责任”的真谛。

第二,讲解生命意义与社会价值

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探讨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通过具体的讲解,引导孩子理解人生的真谛不在于自己的名利地位,而在于能够为他人做贡献。同时,也可以举一些历史人物或身边的正面典型,让孩子感受奉献精神的力量。

第三,鼓励孩子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知行合一”很重要。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一些公益活动,亲身体会助人的意义。例如,定期参加社区义工活动,到福利院帮助老人,或者在节日为孤儿院的孩子送去一点小礼物等,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付出的快乐。

我的孩子从小就非常喜欢小动物。有一次,我们参加了一项社区流浪猫狗救助的公益活动。孩子第一次亲自动手帮助清洗流浪动物,也体会到了帮助生命的意义。这成为他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经历。

第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支撑奉献精神的重要品质之一。所以,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经常与他交流如何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恤他人的感受。还可以选择一些启发同理心的书籍,和孩子一起阅读。

第五,关注孩子的朋友圈子

朋友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家长要关注孩子交往的朋友是否积极向上、勤于关怀他人。如果孩子有一些

…………

写在最后

孩子正处在生命意义形成的关键期,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建立“生命意义在于奉献”的价值观。这需要我们自身以身作则,在生活中践行奉献精神;通过真挚的谈话阐释生命的真谛;鼓励孩子参与公益,亲身体会奉献的意义;培养孩子的同理心,选择积极的朋友圈。

当这种价值观深植孩子内心时,他们会在此后的生命中获取真正的满足和快乐。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走向奉献社会、回报他人的人生之路。相信通过我们的耕耘,孩子们一定能成长为内心强大、对社会有用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34867.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