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时候,总喜欢黏着姥姥。一听说要去姥姥家,小短腿就迈得飞快,开心得不得了。可一旦长大些,提到回姥姥家,脸色立刻变得不善,磨磨蹭蹭不肯动弹。作为家长的我们,难免有些怨言“我养的娃怎么就变成白眼狼了呢?”但,实际上,这其中往往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需要我们细致地了解,而不是简单的责怪。
毕竟,孩子的心思我们并不了解,有时候需要坐下来好好聊聊,才能明白孩子的想法。文文爸就曾和女儿聊过这个问题。原来,小侄女不喜欢回姥姥家的原因只是因为年纪小的侄儿说了些让她不开心的话,并不是不想回去。了解了原因后,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能想办法化解矛盾,而不是简单地责备孩子“不孝”。
其实,孩子不愿意回姥姥家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不妨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
第一,亲戚的比较让孩子很反感
孩子最大的心理需求就是想要被关爱和认可。可一旦去到亲戚家,听各种关于他人孩子的比较,只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我小时候就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去姥姥家,几个阿姨都会你一言我一句地比较孩子的成绩。我记得有一次考试考得不好,就极力想逃过这场“考验”。但是阿姨还是问到了,并说要我向表哥学习。我听了只想躲到角落里,对去姥姥家这件事愈发抵触。
作为家长,我们要意识到,孩子需要被尊重而不是被比较。多鼓励和表扬,少批评和竞争,孩子才会倍感温暖。
第二,“最喜欢谁”的选择让孩子感压力
有的姥姥喜欢问孩子“是最喜欢姥姥还是奶奶”,然后要孩子在两者之间做选择。其实,这对孩子而言是个两难的问题。首先孩子很难区分谁对自己最好,其次无论怎么选择都会觉得对不起另一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很抗拒这种被“逼迫表忠心”的行为。
朋友琳琳小时候就经常被姥姥逼问喜欢谁多一点。久而久之,她对去姥姥家就没了好感。我们作为成年人要意识到,小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不需要被迫在亲人之间做选择。选择权应该交还给他们。
第三,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和交友
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生活和交友圈子。如果每次回家,父母都不经商量就安排回姥姥家,他们也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被打乱,因此抵触。
我女儿上小学后,就有自己的小伙伴。我要是突然说去姥姥家,她就会很不开心。后来我明白了要事先询问她的计划,给她一定自主权。这种小小的理解,就能避免很多冲突。
第四,姥姥的溺爱方式让孩子感反感
有的姥姥非常溺爱孙子孙女,从不对他们有任何要求和约束。久而久之,这种毫无原则的溺爱反而会令孩子觉得无聊和反感。
邻居阿洋就经常抱怨她母亲过度溺爱孙女。每次回家,奶奶不让她做任何事,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安排妥当,甚至每顿饭都要亲自喂饭。孩子对此感到很不自在,也就不想频繁回家了。
作为长辈,适当要求是应该的。让孩子感受到家庭责任,而不是被“养残”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第五,经历过的哥姐影响
在多子女家庭,往往大一点的孩子不愿回家,会影响排行靠后的孩子。
我有个朋友,他哥哥上初中后,就不愿意回姥姥家,认为姥姥管教过严。我朋友本不介意,但跟着哥哥也不回家了。这就是一个“带带”的效应。
作为家长,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要单独引导孩子,让他们懂得自己的选择很重要。避免产生一种“群体效应”。
第六,亲情与技术隔阂
现在的孩子成长在数字时代,他们熟练使用电子产品和软件应用。而大多数长辈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不懂这些高科技产品。这也会让孩子觉得与长辈世界观不同,没什么共同语言。
我女儿经常和我抱怨奶奶不会聊天记录、不会视频通话,与她无法像朋友一样随时沟通。这也是她不愿意经常回家的一个原因。
作为长辈,我们要意识到跟上时代的必要性。适当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缩小与孩子的代沟,所以他们才会愿意和我们亲近。
第七,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
孩子如果曾经在姥姥家经历过什么不开心的事,比如被体罚或公开批评,也会主动抗拒去姥姥家。
有个孩子告诉我,他不愿意去奶奶家,是因为奶奶曾经当着外人面前打他,让他很没面子。这种过去的阴影也许会持续很久。
作为长辈,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话语和行为。并在做错事后主动认错道歉,疏通孩子的情绪,避免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3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