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地产市场的寒意弥漫
进入2023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趋势已初现端倪。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近六成城市的房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新增商品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近30%,库存积压,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在房企纷纷降杠杆、控风险的大环境下,楼市寒意不容忽视。
不少专家认为,2023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幅度的下跌。一些机构预计,2023年房价可能出现5%左右的负增长。对许多“刚需”和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噩耗。
但是,房市下行的风险,与一件更让人担忧的事相比,几乎黯然失色——那就是养老金的减少。这一OPERA还将在2024年上演,直接影响到至少70%的退休群体。
二、2024年养老金制度改革:减少是大趋势
与楼市下行不同,养老金减少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这与我国当前推进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密不可分。
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施养老金的“常态化延迟退休机制”。这意味着每个人的退休年龄都将延迟,延迟的月数将与养老金挂钩。根据规划,自2024年起,每延迟1个月退休,养老金减少的比例为0.5%。
举例来说,张大妈原计划2022年满60岁时退休,如果她延迟到2025年退休,也就是延迟36个月,那么她的养老金将减少18%。再假设张大妈的月养老金为2000元,那么她每月将减少360元。
可以预计,这项政策落地后,大量靠近或已进入退休年龄的职工会面临养老金减少的窘境。假设延迟退休5年比较普遍,那么老职工的养老金很可能会减少20%以上,对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调整退休年龄以外,一些地方还在积极探索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账户结余部分“社会化”管理,允许个人账户结余部分用于支付基础养老金,这也将进一步减少职工实际获得的养老金收入。
总的来看,不管是延迟退休还是账户结余社会化,都将直接导致大量老年人实际获得的养老金减少。这导致不少人预感到未来生活的失落与不安。
三、改革理由与民意反映
这场改革之所以急于推进,主要是出于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考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预计到2035年,该比例将升至27%左右。
面对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速,这一庞大的老龄群体所产生的养老保险金支出压力可能会超过基金的承受能力,导致养老金发放系统性风险。
当然,自改革方案提出以来,退休群体中的担忧与抗议声一直没有停止。他们觉得这种简单的“砍减式”改革增加了老年人的经济压力与不确定性,与人性化的改革理念相悖。一些老人甚至戏称,他们属于“被改革的一代”。
四、改革刻不容缓,但方向值得思考
诚然,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结构性问题是不争的事实。养老保险制度如果不及时应对,在巨大的老龄化压力下,确实可能面临破产风险。因此,进行系统性的养老金改革,提高制度的可持续性,刻不容缓。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场改革的方向与重点,同样值得深入思考。一个简单的“砍减式改革”,虽然能够迅速见效,但可能会引发老年群体的强烈不满,加剧社会矛盾。
相比之下,一个更长远、更全面的改革思路,应该是在控制基金支出风险的同时,积极扩大制度覆盖面,为更多人提供基本养老保障;合理提高待遇水平,增加财政补贴力度,适当减轻老年群体生活压力;并大力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等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共济。
当然,这样的改革需要更加精细化和渐进式的设计,而非一蹴而就。但它更有可能实现“重保障、重尊严、可持续”的改革目标,既解决当下的困境,也把控长远的方向。
五、改革过程需要并容民意,打造可持续的养老体系
可以预见,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改革还任重而道远。改革必将伴随阵痛,这需要政策制定者和公众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互信。
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各方应努力寻求改革方案与公众情感的契合点。比如,可以考虑适当放宽改革对象的范围,将一些特殊群体排除在外;可以增加配套补助,淡化改革的负面影响;可以提供更多退休职工再就业的渠道和机会。
当然,改革终究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这需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聚焦改革积极意义等方式化解,并在此过程中汲取老年群体的理性建议,不断完善改革思路。
展望长远,我国亟须构建一个重视保障、尊重选择、体现公平、财政可持续的多层次养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等将相辅相成,不同退休群体都能获得基本生活支撑和心理安慰。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持续有力的改革作为硬支撑。
养老制度改革之路漫漫,但只要各方秉持增进民生福祉的理念,聚焦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能够帮助广大老年群体过上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这也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34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