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经常说这3句话,会让孩子越来越爱你,还不来学学?

自爱,是每个人成功成长的重要基石。自爱的孩子更自信、更开朗,也更容易感受到他人的善意。我们该如何通过语言激发孩子爱自己呢?

其实,只需要在日常对孩子说这些话,他们就会逐步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

第一,接受孩子,而非接受孩子的行为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常对孩子本人产生负面情绪。其实,应该区分孩子和行为,接受孩子本身,而非接受每个行为。

当孩子打翻果汁弄脏地毯,生气之余,不要说“你真让我失望”。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否定了。

而要明确表扬孩子的本质,说“你其实是个好孩子,只是这次做错了事”。明确行为错误,而非全盘否定孩子。

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无条件被接受,而产生自我认同感。

第二,关注孩子的需求,而非只关注成绩

面对不理想的成绩单,许多家长只注意结果,而忽视了孩子失败背后的情感需求。

不要只说“你怎么考得那么差,像什么样子!”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而要说,“妈妈知道你最近很着急。告诉妈妈,你需要什么帮助呢?”

仅关注成绩虚假,关注需求才是真;成绩属于过去,需求指引未来。当孩子感受到真诚的理解,自信才可能重新萌发。

第三,给予选择,而非强加命令

父母总希望为孩子做最好的决定。但剥夺选择权,会让孩子感到被控制,失去主见。

不要命令式说“这个补习班老师最好,你就去这个补习班!”

而要给孩子选择权,说“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补习班,妈妈会支持你的决定。”

给予选择的空间,孩子才能培养独立的主见,建立自我价值感。

第四,关注成长过程,而非只看结果

我们常只看结果,忽视孩子的内在成长。其实过程远比结果更能帮助成长。

面对比赛失利,不要只说“要是技术好一点就赢了,回去练练吧!”

要说“虽然没赢,但你已经进步很多了。你已经尽力了,为你感到骄傲!”

重视孩子的努力多于结果,他们才会持续爱自己、不断进步。

第五,给予安全感,而非条件性爱

有些家长会说“如果你成绩好,妈妈才会爱你”。其实,这样孩子感受到的不是被爱,而是需要不断证明自己才获爱。

做父母的,要明确无条件地表达对孩子的爱,给他们强大的安全感。

即使考试不理想,也要说“无论如何,妈妈都爱你”。让孩子感受到赢输都不会改变你的爱。

这样,孩子才能在爱中成长,不受外界评价影响。

第六,正面激励,而非负面批评

错误需要指正,但应该用正面鼓励取代负面批评。

面对考试失利,不要一味批评孩子“你为什么那么笨”。

而要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妈妈相信你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

消极批评让孩子丧失动力,而正面鼓励能推动孩子成长。

第七,欣赏个性,而非要求完美

每 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质。我们不应要求他们完美无缺。

面对害羞的孩子,不要强求他“应该更主动积极”。

要说“知道你比较害羞。但别担心,妈妈就喜欢你现在的样子!”

当孩子感到自己被接纳时,自信自爱才有可能生根发芽。

语言的力量是无形的,但能深深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当语言中流淌欣赏、鼓励和理解,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会爱自己。

而当语言中充满批判、否定与刻板印象时,

孩子的自信之花则很难在荆棘中绽放。

所以,不妨从今天开始,试着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

用更积极、睿智和鼓励的语言去浇灌他们的成长之路。

经过耐心呵护,他们必将在爱中茁壮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36400.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