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一对夫妇的独生子在19年前出门后就再也没有回来,随后的19年间,父母一直以为儿子在外地打工。谁知,这个失踪了19年的儿子,竟然一直就“躺”在自家老宅的后院里。这个惊人的真实事件,当地居民称之为“中国版的房思琪之谜”。
王先生和李女士是鹤壁市淇县人,早年间生有一子取名王小明。王小明从小体弱多病,学习成绩也平平,父母对他十分疼爱保护。2003年,王小明18岁,本应参加高考,但他笔试成绩不佳,填报的大学志愿很Borderline。在此背景下,王小明突然某天离家出走了。
王小明是王先生和李女士的独生子,从小就体弱多病。为了顾全他的身体,父母对他极尽溺爱,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的起居饮食,生怕他受一点委屈。王小明养尊处优地长大,养成了懒惰和自私的性格。
王小明上小学后,成绩平平,但父母对老师要求从严,不让他受任何批评。到了初中阶段,王小明的成绩开始明显落后,父母为他换了许多补课老师,但他依然对学习不感兴趣。高中时,王小明的成绩已经倒数,但父母还是找各种关系,保送他上了高中。
高三那年,王小明不想学习也不肯用心准备考试。父母无可奈何,只能继续找各种门路想让他上大学。可 最终,王小明的高考成绩距离自己填报的大学分数线差了近百分。当王小明知道这个结果时,他陷入了极度的自我怀疑和抑郁之中。
王小明从小被父母宠爱,养成自信心过剩的个性。这次高考失败对他打击极大,他觉得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本可以选择再试一年,但王小明的自尊心不允许他重新面对高考。他害怕朋友们知道自己考试失败的消息,不想再与人交流联系。
高考之后,王小明闭门不出,整日睡觉打游戏。父母觉得他只是暂时不想见人,想给他时间调整心态。一个月后,有一天王小明突然消失了。父母四处找寻,但杳无音信。经过邻居提醒,父母这才发现,王小明经常一个人搬东西进后院仓库。
原来,高考失败后,王小明就在后院仓库的一处杂物间里面搭建了一个简陋的住处。他计划躲在这里,等高考一年后再出来读大学。进去之初还偶尔会出来觅食,但渐渐地就再也没有出现过。19年来,父母偶尔也会进去仓库找东西,但密室隐蔽,又被杂物掩埋,加上父母根本不会想到儿子就在院内,所以一直没有发现。
警方经过分析,王小明生前可能患有轻度抑郁症以及依赖症。他过度依赖父母的关爱,一旦面临失败就无法承受打击。长期养成的逃避心理加上高考失败的刺激,促使他选择了这种自我放逐的极端方式。父母的溺爱同样应该负重要责任。
我们要反思教育方面的问题。理想教育应该引导孩子面对困难与失败,而不是迁就退避。当前我国的升学主义教育体系,也有必要加以审视与革新。但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要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需要,培养他们健康自信的个性。避免溺爱与管教不当导致孩子形成逃避心理。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起骇人听闻的悬案,虽然最终水落石出,但更让人唏嘘和反思。作为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缺乏管教,以及忽视孩子内心真实想法,都可能导致悲剧。孩子在成长中也需要学会面对失败和压力,而不是选择逃避。否则,面对不如意的人生,他们很可能选择伤害自己甚至他人。
无独有偶,在我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青少年选择用各种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訟明作为大人,我们必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引导他们乐观面对困境。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避免更多悲剧发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4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