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反式脂肪酸对健康危害很大,为了更好的规避,很多人会分享自己汇总的“反式脂肪酸避坑”清单↓↓↓
小编直说了哈,这种清单它就不!靠!谱!
这些清单看上去醒目又方便…
看到反式脂肪酸的“小名”
不买!
实际上,食品包装中标明这些成分,并不能说明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这种判定方式太草率,也早就过时了。
而且许多细心网友已经发现了,用这种方式过滤“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超市里几乎没有能吃的包装食品了…
那么反式脂肪酸到底是什么?它藏在哪些食物里?家长该如何一眼辨别?今天就给各位一个标准~
01
这些成分≠反式脂肪酸
别再混淆啦!
反式脂肪酸,也是脂肪这个大分类下的一种,只不过,它是个名副其实的“坏脂肪”。
*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都对健康不利
那这种“坏脂肪”是怎么产生的呢?
简单说就是要满足:
①不饱和脂肪酸被氢化
②氢化工艺不成熟
只有同时满足这2个条件,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咱们平常吃的面包、饼干里面基本都只包含第①个条件 —— 被氢化过的油脂↓↓
之所以要加这种被氢化过的植物油,是因为:
1、植物油相比动物油来说,价格便宜,成本更低。
2、把植物油氢化一下,让植物油里很多不稳定的不饱和键,变饱和。就会让食品成本又低、又容易成型、还延长了保质期。
不过,添加这种“氢化油脂”并不意味着食品含有反式脂肪酸。
因为产生反式脂肪酸还必须同时包含这第②个条件 —— 氢化工艺不成熟!
氢化工艺
分为完全氢化、部分氢化。
完全,就是把所有不饱和键变成,全部变成饱和键。
部分,就是只变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被氢化。
当加工工艺不成熟,不饱和脂肪酸就会部分氢化,一部分不饱和键无法变成饱和键,而是转成了“反式”。
而目前氢化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就算不饱和脂肪酸经过氢化,也可以达到0反式脂肪酸。
那你肯定会问了:
我怎么知道它的工艺成不成熟呢?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又看不见他的生产线。
识别包装食品的反式脂肪酸很简单,就看一个标准!
02
真正「0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都有这1个标识
根据我国的食品标签法规:
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这是强制要求的
并不是说你想不标就不标
也就是说,只要认准【0 反式脂肪酸】的标识,就不必太在意配料表里有没有氢化油脂。
当然细心的朋友可能也留意到了:国标中所说的0,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0。
而是只要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都可以标0。
所以,虽然不用再谈“氢化油脂”色变,但量还是要控制一下的。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建议:成人和儿童都应该把反式脂肪酸供能比(摄入的反式酸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降至1%以内,换算后大约2g。
只要不耽误吃饭,偶尔给孩子吃点小零食、小点心解个馋真的没有关系。
其实比起零食等加工食品,我们更应该在意的是藏在“家常菜”里的反式脂肪酸。
你炒菜时的一个习惯,就会让反式脂肪酸激增!
03
这个不起眼的炒菜习惯
让全家人吃进「反式脂肪」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介绍:
中国人吃进去的反式脂肪酸有接近一半来自于植物油,牛羊肉和奶制品也有较大比重。糕点、面包、饼干曲奇贡献率不足5%。
大家可能会纳闷,植物油明明是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啊!氢化工艺又越来越成熟,怎么还会产生这么多的反式脂肪酸?
其实,除了氢化,还有一个方式可以催化不饱和脂肪酸变成“反式”,那就是——高温!
植物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不稳定,在高温下可发生氧化异构,变成反式脂肪酸。
很多人做菜时候都习惯让锅里的油烧得冒白烟,才把食材下锅,反式脂肪酸就在这个过程中大量产生。
而且不论使用什么植物油,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反式脂肪酸就积累得越多。
这里点名“”煎炸食品”!一定要少吃!
04
改掉这3种做饭坏习惯
大大减少反式脂肪酸
坏习惯一:油冒烟再下食材
中国注册营养师谷传玲表示,加热温度超过120℃就属于高温烹调了。
怎么判断炒菜时的油温呢?可以用这个小技巧:
若油表面无烟、无响声,原材料下锅后只出现少量气泡,此时油温在90℃~120℃。
如果油表面有青烟冒出,油从四面向中间滚,筷子插入锅内,周围会出现大量、细密的小气泡,此时油温达150℃~180℃。
大家炒菜时,千万别再等冒烟再下锅啦~
坏习惯二:油炸的剩油反复用
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如果继续使用这种油高温油炸,反式脂肪酸会越来越多,致癌物也会急剧增加。
且油炸过食物的剩油,相比新油更容易发生酸败,存储不当的话,也极易发生变质。
坏习惯三:经常吃煎炸烤食物
前面我们说,加热温度超过120℃就属于高温烹调。
煎的温度为140℃~200℃,炸为140℃~200℃,烤能达到225℃~240℃。
煎炒炸烤虽然会让食物更香,但危害也相对更大。
平时我们做饭可以多用炖、煮、蒸、焯的方式,这些基本都在100℃左右。
最后
《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显示:
中国人平均每天吃进去的反式脂肪是0.39g,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为0.16%。
总体来说,反式脂肪酸带来的健康风险是很低的。
零食、点心这些只要看下配料表,反式脂肪酸标0,少吃点问题不大。
我们与其针对性的看某一种食物含不含反式脂肪,更应该关注的是整体的饮食习惯。
均衡饮食,少吃油炸及高脂肪的食物。
合理烹饪,多用蒸、煮、灼来代替煎、炸等高温加热的方式。
控制进食量,即使是一些反式脂肪含量低的食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4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