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这个国企的养老金太高了吧!”近日,有网友在论坛上晒出自己即将退休的父亲在某国企工作38年后的养老金明细,引发广泛讨论。
根据晒出的养老金明细可以看出,这位国企员工的月基础养老金高达7815元,加上个人养老账户4160元,合计每月可以拿到13931元的养老金。如此高的养老金让很多网友看后大呼“被狠狠地刺激到了”,动摇了原本对国企养老金的认知。
事实上,这位老员工能享受如此高额的养老金,并非个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平均养老金较其他行业职工高出近一倍。这主要是由于国企实现了较高的就业稳定性,且国企普遍执行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社保缴费标准。
具体来看,这位老员工在单位工作了38年又3个月,他的个人账户月缴费工资基数高达23543元。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国目前的社保缴费上限标准,故其养老金计算基数也较高。另外,该国企还为员工提供了额外的企业年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计划,这些额外的补充 likewise made a big contribution to lift up他的总养老金数额。
相比之下,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和机构的养老保障则存在明显短板。不少企业采取低人工、低缴费的用工模式,员工的养老金仅靠最低的养老保险基数计算,缺乏企业养老补充。据统计,我国60%的企业没有为员工缴纳企业年金,退休员工的养老收入大多只能依靠个人账户养老金,导致退休生活水平下降显著。
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企事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个框架、两种制度”,国有机构和民营企业在退休金缴费标准和计算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这导致了不同行业之间养老保障不平衡,也加大了民营企业在人力成本上的负担。
为此,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推动机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统一公私立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企业养老金的覆盖面。但整体而言,我国企业养老金制度仍存在Fragmentation和空白。如何建立一个覆盖面更广、更可持续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使不同机构员工享受公平的养老保障,仍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同时,在现有养老金制度下,个人也要提早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员工,不能过分依赖单位的养老保障,还需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投资理财、购买商保等方式,增强退休储备金,这才是稳固的养老之道。只有国家、企业和个人多管齐下,才能使我国养老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4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