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标!学校能上课的教师都去哪了?

近日,教育部称,根据中西部地区抽查情况,我国中小学教师总量已经全面达到编制数量要求,教职工队伍整体数量充足。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的课程经常出现教师无法到岗的情况,学校里能正常上课的教师似乎明显不足。教育部的数据和普通家长的感受似乎存在一定的反差,学校教职工编制表面上“全面充足”,那么学校里缺课的现象从何而来呢?

一、编制充足但“人”不充足

教育部此次称中小学教师编制全面达标,是指各地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招聘到岗的数量已经符合要求。但是教职工编制达标,并不等于学校里的教师数量真的充裕。

比如,根据规定,九年制学校每24人招一个班主任,每18人配置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某校有6个班,学生总数200人,按照编制标准,需要招聘3名班主任,12名语文教师。一旦这15个教师名额编制到位,那么该校教职工编制就算是达标了。

但是实际工作中,这15名在编教师中可能会存在请假、出差、带资格证上课等情况,能真正到岗给学生上课的“活人”教师数量就会少很多。更何况部分学校编制充足,但也存在编制闲置的情况,名义编制到位,实际空缺未补足。

所以,教职工编制达标并不等于学校教师数量充裕,教育部数据反映的只是各地按要求完成了编制指标,但不代表学校里的教师数量已经真正满足需要。

二、“活人”教师数量与实际需求脱节

在编制指标达标的背景下,出现学校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还与我国教师队伍“活人”规模与实际需求脱节有关。

我国的少子化趋势明显,但退休教师较难裁减。教师队伍整体规模并未随着学生数量减少而相应缩减,导致名义上编制充足,但实际能到校 ANYTIME_ONE 教学的“活人”比例下降。

以某市为例,该市中小学在编教师总规模保持恒定,但学生数量近5年减少15%。这样的比例导致每名在编教师平均要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出现人满为患但“活人”不足的局面。

而随着减少化政策放宽,未来几年生二胎潮导致的“学生数量反弹”,更会显著加剧校园教师的供需缺口。这种结构性矛盾在编制指标达标的表象下被掩盖,也导致实际教学资源出现紧张。

三、学校内部管理亟待规范

最后,出现编制充足但教师不足的情况,也与学校内部管理有关。教师请假、带资格证等情况 objectively 存在,但有时被个别学校滥用,导致教师正常教学时间被压缩。

具体来看,个别学校通过安排一名教师带多个资格证,来充当多个“编制”,这样就可以腾出更多教师去应对各类会议、培训。还有些学校,通过频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也压缩了教师的上课时间。

在编制指标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学校内部管理若不能规范,也会导致表面编制充足,但可利用的教师资源被非教学活动占用过多,进而造成实际教学资源不足。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与学生们仍面临课程缺课的现象,存在一定脱节。这既与编制达标不等于教师数量充裕有关,也与教师队伍结构性问题和学校内部管理导致“活人”教师比例降低有关。

相对于简单追求编制数量,更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多管齐下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不仅停留在编制数量的层面。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学校内部管理,避免过度占用教师的教学资源,让有限的“活人”师资真正投入到课堂一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46185.html

(0)
1523402133@qq.com1523402133@qq.com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