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高在忍,贵在让,心在善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人生坐标上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而无论环境如何变迁,做人的基本原则与品质是永恒不变的。那么什么是做人之道的归宿呢?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做人贵在善,赢在谦,高在忍。

善,是做人之本。赢,需要谦让。忍,方得泰山。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活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那么就需要以善为本,以谦让赢人心,以广阔胸襟处世。这三者缺一不可,方能点亮生命,照亮他人。

一、做人贵在善

善,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一个人是否活的有意义,最基本的衡量就是看他是否立足善良,是否为他人和社会贡献了正能量。

每个人都希望被善良对待,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学会以善待人,付出善意,感染他人。只有把善良作为人生的宗旨,才能活出生命的价值,得到内心的满足。

1、以善待人,感化社会

善,有愿人之善,说人之善,做人之善。我们需要用善意去理解和认识他人,用善语去鼓励和安慰他人,并以身作则行善。只要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都不愿受到伤害,所以首先需要学会不去伤害别人,不去揣测他人,而是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用善意去感染每一个人,善才能够传递下去,让这个世界因我们的存在变得更加温暖。

2、面对恶仍要守善

善不仅仅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更需要在复杂环境中坚守。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我们难免会遇到负能量。这时候,仍旧需要保持善良本性,用善去感化恶。

我们可以宽容他人的不完美,但不能容忍邪恶。面对恶,我们可以用善意去化解,但不能采取恶行。只有做到恶不分,仍能行善,我们才能守住做人的道德底线。

老子说过:“以善战恶,以忍战怒。”面对恶我们可以表达不同,可以持续劝善,但不能以恶报恶,只能以善感化。见贤思齐,这就是真正有道德力量的人应有的胸襟。

3、行善需要毅力

行善,需要我们有毅力和韧性。因为结果不会立竿见影,过程也并不平坦。我们需要内在的力量,才能披荆斩棘,持之以恒。

孟子说过:“道之不行也,恶积焉能克己复礼为仁乎?”,意思是道德无法实践的关键在于不能自我克制从礼仪处世。行善需要我们做到温柔有礼,这需要时间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每一份善举,每一个善意的选择,都会让世界变得不同。行善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持续努力的过程。只要我们不忘初心,持续给予爱与善,终将能触动人心,点亮生命之美好。

二、赢在谦

谦让,是赢得尊重的法宝。一个谦逊平和、怀有善意的人,会给人以真诚和信任感,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1、与人为善 才能赢人心

俗语说得好,“礼让为勇”。我们需要敢于低头才能赢得他人的心。多一分谦让,就多一分善感化人;多一分明哲保身,就多一分稳扎稳打。

谦让带来的不仅是外在的和睦,更是内心的安宁。只有放下骄傲,我们才能赢得人心。这需要勇气和胸襟,但回报也会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美好。

2、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作为领导者,赢在谦需要懂得任人唯贤。这不仅能发掘人才,也能显示自身的胸襟和魄力。

著名将军赵子龙在选择属下时就说过,重在“知人善任”。这代表着一个真正的领导者需要洞察人心,选择才能出众且品德高尚之人托付重任,而不是仅凭个人好恶。

任人唯贤是一种大智慧。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谦虚低调,不因为位置高就骄傲自满。他需要任人唯才,多用贤能之士。这样才能团结人心,从众人身上发掘潜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3、先谦后得 必有贤才接班

谦让,需要在实践中坚持。它不仅能赢得当下的尊重,也为我们积聚了未来的福报。

如果我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任用贤能之士,他们必将报答我们的知遇之恩而感激不尽。到最后,我们也会找到可托付大任的人,将事业发展壮大。这就是“先谦后得”的真谛。

谦让需要智慧和勇气,但它启迪智慧,让我们赢得更多支持,获得事业的长久传承。这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三、高在忍

忍,是宽广的内心世界。面对种种不如意与无奈,仍能泰然处之,即高在忍。一个有修为的人,需要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

1、宽以待人 化解纷争

人生在世,难免会面临误会争执。这时候需要宽以待人,多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化解纷争。

孔子曰:“大人之过也,必察其言也。”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哪怕遭受指责也需要反思自己的不足。宽容有助于化解误会,避免事态升级。多以善意理解他人言行中的合理因素,我们就能宽恕别人的过错。

2、忍辱偷生 方得立足之地

有时面对强权欺压,我们也需要忍耐。忍并非软弱,而是一种智慧的生存之道。忍辱偷生,为的是谋取更大的机会和空间,从而立足。

孙子兵法就讲:“兵者,诡道也。”意思是说军事策略需要欺骗与变化。同样,我们也可以用智慧化解暂时强大的敌人,待时机成熟再落实自己的目标。

忍,需要理智和远见。它让我们偷得更多生存发展的空间,是智慧的体现。没有忍耐强大的内心,我们很难取得成功。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忍辱负重,不仅需要外在的环境压力,更需要内在的道德自律。君子明辨是非,以德服人;小人只图一时利益,无视道义底线。

曾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以义为导向,小人只追逐利益。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我们需要坚守道义,不为一时之利迷失方向和底线,这需要足够的忍让和宽广的胸怀。

朋友,做人的道理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需要我们不断自我反思,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定能活出做人的基本准则。

让我们从此刻开始,用善待人,以谦让待人,宽以待人。用一颗善意的心,积极地影响身边的人和事。相信之后,这个世界会因我们的存在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的生命也会因善的积累而光彩夺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46357.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