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有着10年教学经验的班主任,我发现学生家长的穿衣打扮习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比如爱漂亮爱穿打扮的家长,孩子也较为注重外表和穿着;而随意朴实的家长,孩子也比较随性不拘小节。
当然,这种影响也存在个体差异,并不是完全等同的Parent-child传递。但一定的相关性是存在的。
下面我通过几位典型家长及其孩子的案例,来说明这一发现:
张妈妈:注重品位儿子也注重仪表
张妈妈是我们班一个相当有气质的女性,无论穿着还是举止都透着一种优雅大方。
上次开家长会,我记得她穿了一身淡蓝色的连衣裙,裙子款式简单大方,搭配银色细高跟鞋,简单但不失优雅。精致的发型和淡妆,充分体现出她独特的美。
而她的儿子小张,作为男生同样很注重仪表仪容。他的发型总是干净清爽,校服也穿得整齐干净。环顾整个班级,小张的仪表号称数一数二的。
通过和张妈妈的交流,我也发现她非常注重培养儿子的仪表仪态。每天早上都会检查儿子的穿着是否得体。晚上也会提示儿子注意保持头发的清洁。她说这可以培养儿子从小注重外表打扮的习惯,这对以后也会有帮助。
我不禁想到,小张注重仪表的性格,恐怕跟张妈妈的言传身教有直接关系。
李妈妈:打扮随意儿子也不拘小节
而李妈妈就是一个典型的随意派。每次开家长会,她都是一个简单T恤加牛仔裤的着装风格。
上周开班会时我还记得,李妈妈顶着一头自然卷,脚上是人字拖,好像是匆匆从家里跑出来开会的感觉。但她一个人就能轻松带动全场气氛,大家看到她这样都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她儿子小李也是一个比较随意的男生,头发略长,校服也没有小张那么整齐。而他的个性活泼外向,和母亲如出一辙。和小张不同,小李给我的感觉更加开朗随性,不拘小节。
或许小李今后的发展方向会更多偏向创造力和艺术类,而不像小张那么注重规范。这可能也与两位家长的不同风格有关。
孩子通过模仿建立自我审美
心理学上有一个“社会学习理论”,其中提到人的很多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都是通过模仿周围重要他人获得的,尤其是父母的影响最大。
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举止话语、着装喜好等,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习惯和审美。
比如小女孩看到漂亮时尚的妈妈,下意识也会觉得漂亮打扮是好的,进而主动培养自己的穿衣品味;男孩看到随意朴实的爸爸,潜移默化中也会认为简单舒适才是自己的穿衣理想。
在这个意义上,家长的穿衣喜好确实会影响孩子自身的审美取向。
但更多还是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孩子内在的价值观。
爱美者传递外表视角,随意者传递内涵思维
注重穿衣打扮的家长,更多是从外表视角出发。
他们会下意识地培养孩子也注重外表形象,希望孩子能够穿出漂亮整齐的效果,给人留下好印象。
这样的言传和潜移默化,让孩子也逐渐养成注重外表的思维模式。
而随意朴素的家长,其实是希望传递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价值取向,注重感知的就是生活中简单美好的事物,不会被外在形式所束缚。
这样的家长更能培养出思考独立、行事不拘小节的孩子。
可以说,不同家长的穿衣取向传递给孩子的是两种不同的内在价值观。
但无论哪种,都不应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重要的是用正确的方式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外表与内涵需要兼顾,避免形成心理负担
虽然外表打扮与内在特质有所关联,但二者终究不是完全等同的。
如果我们仅仅根据孩子的穿衣方式来揣测他们的内在品质,很可能会失之偏颇。
同时,如果父母强行要求孩子遵循某种固定的穿衣风格,也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和负担。
我认为,理想的教育是让孩子在自信自在的状态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穿衣方式。既注重内在品质,也适度关注外表形象,达到内外兼修的平衡。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通过身教和言教来影响孩子,同时也给予孩子足够空间,培养他们内在独立的审美判断力。
只有做到这两点,孩子才能在穿衣这件小事上,也得到健康成长的启发。这需要父母自己的观念转变,以身作则来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
我相信,正确的教育方式能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个内外兼修、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的人。这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4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