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交往时,有四种行为很掉价,可有些人却意识不到

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自古相传的智慧。 interconnect 的亲情,更是这个传统大家庭稳固的基石。作为晚辈,我们要时刻牢记“礼贤下士”的道理,与长辈rebuild互敬互爱的关系。然而,一些不合礼节的言行举止,常常会在不经意间破坏这层关系,让人于心不忍。今天我们就来反思反思,亲家交往中哪些行为最容易掉价,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共同维护天伦之乐。

一、挥霍祖产,不知勤俭

中国人讲究“家财万代传”,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挥霍祖产的情况。比如,祖上传下的房产,后代却随意转手或抵押,以获取眼前利益。这种挥霍行为损害了祖辈的心血,是对长辈的极大不敬。

老刘就属于这样的一个例子。他祖上积累了三套老房子,本可以世代传承。但老刘不想管理这些旧房子,而是选择把它们全部卖掉,拿钱炒股票。最后老刘亏损惨重,祖产早已挥霍一空,这个教训极为痛苦。

其实,老刘大可选择妥善管理这些房产,作为子孙的生活依靠。定期维修保养,避免老旧;适时出租换取收入,也可获得经济效益。挥霍祖产实属不智,我们都应该珍惜老祖宗的心血,继承发扬光大。

二、依赖父母,不思进取

另一些年轻人进入社会后,还依赖父母的经济资助。比如,结婚时要父母承担彩礼、婚房,生儿育女仍要父母接济。这种保守心态不利于自立,也增加了父母的负担。

我的表弟小张就是这样。他大学毕业后没能找到好工作,成家后生活拮据。我曾劝他要自强自立,但他还是经常向父母要钱。我提示他,难以为继的时候可以求助,但不能长期依赖。要努力工作,负起养家的责任,这样才符合一个男丁汉的气节。

其实,父母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子女的依赖心理。适当帮助子女是可以的,但也要重视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三、不孝顺老人,处处为难

许多老人在养育孩子时投入了巨大心血,但部分不孝顺的子女,在老人需要照料时却吝啬付出。比如,不积极陪伴老人、不主动资助生活费用等,处处给老人找麻烦。这种态度极为不道德。

我有一位老师叫王老师,他在学校工作了几十年,退休后居住在儿子家中。但儿媳经常无故责难老人,不让他参与家务事,也不给足够生活费。王老师被迫到处借钱度日,心中郁郁寡欢。我劝王老师主动与儿子沟通,让他明确处理这种不道德行为。

其实,子女要体谅老人的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让老人安享晚年是我们应尽的天伦之情,这也符合中华美德。我们都应该劝导身边不孝的案例,重建家庭伦理。

四、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

最后,一些人只注意自己感受,不将老一辈放在心上,这种自我中心的态度也会伤害长辈。比如,不关心老人健康,只要求老人照顾自己饮食起居等。

读者韩先生反映,他已移居海外,家中只剩老父一人。他不思回国照顾老父,也不雇佣人员,只要求老父自己使用智能设备。我劝他要站在老父角度考虑,不要只想自己。及时回国照料老人,或雇佣护工,才是作为子女的基本责任。

其实,我们都要牢记“交友需分人老幼”,重视老一辈的感受。多设身处地为长辈着想,能够增进天伦之乐。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家国情怀的应尽之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47341.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