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娃叫你“妈妈”还是“妈”?背后的变化值得每位父母思考

阳光透过树叶洒进屋内,晨起的鸟儿在窗外啁啾,一切似乎和往常无异。

“妈,我要吃香蕉面包!” 小女儿甜甜的声音从卧室里传出。

嗯?妈?

我顿时一怔,这声“妈”和往常的“妈妈”不同,明明昨天还是一声声“妈妈”,今天怎么突然变成了“妈”呢?

望着笑脸望着我的女儿,我的心里慢慢升起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骄傲,欣慰,却也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原来,我的baby不再是baby了,她慢慢长大了啊……

这个时候,你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受?

当你的孩子不再叫你“妈妈”而是直接叫“妈”,你是否也跟我一样,发现TA长大了,却又感到一丝失落?

从“妈妈”到“妈”,这个微小的变化,背后其实蕴含了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作为父母,我们都值得好好回味和思考。

一、从“妈妈”到“妈”,孩子开始渴望独立

“妈妈妈妈,我自己来。”

“不要,妈妈来帮你穿鞋子。”

“不要啦,我已经会自己穿了,我自己来!”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总喜欢对TA过度呵护,处处都要替TA做决定,帮TA完成事情。可孩子渐渐长大了,也就开始抗拒这种过度呵护,渴望自己做更多的事情。

我家的小棉袄,也开始不满我总把她当“小宝贝”,要自己掌握更多自己的事。

上个周末,我们一家人去游乐园,我担心她在飞天鞋上会不会摔跤,想要扶着她。谁知她一个劲地摆手说:“妈,我自己会,你别扶我,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家的孩子已经不再是需要被呵护的“小宝贝”,她开始有了小小的独立意识,也渴望自己掌控自己的事情了。

于是,我放手让她自己去玩飞天鞋,心里默默祈祷千万别出什么差错。幸好,她玩得不亦乐乎,完全没有我想象的摔跤。

这一次小小的成长,让我更意识到孩子正处在从对父母完全依赖到渴望独立的转变时期。作为家长,这时候我们更要学会放手,给孩子适当的独立空间。

无意中,我发现自从游乐园回来,女儿就很少直呼我的名字,而是直接叫我“妈”。

“妈,我自己来开门!”

“妈,你不要总逼我写作业,我自己会完成的!”

一声声“妈”,让我明白,孩子在成长,她开始学会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也渴望决定自己的事。她已经不再是只会黏着“妈妈”的小baby了。

作为家长,我们要欣然接受孩子成长的事实。适当给孩子独立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做事,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

二、从“妈妈”到“妈”,孩子开始追求个性

“妈妈,我想剪个和表姐一样的超酷发型,可以吗?”

“不行,那个发型太奇怪了,剪了不好看!”

“为什么不让我剪啊,你太不酷了!”

“妈,我想染个头发,表妹染了对比我酷多了!”

“不行!你还小,等上了高中再说吧。”

“切~你太古板了!”

这个故事是我闺蜜跟我讲的。她家快10岁的儿子最近总想追求酷炫的个性化打扮,但遭到了她的强烈反对。

我听完她的叙述,反复咀嚼了一下这个“酷”字。

原来,我们的孩子已经进入了一个自我意识苏醒,极度渴望个性化的年纪段。他们不再满足于跟我们“古板的父母”一个样,而是向往更酷更有个性的打扮,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

如果我们坚持一味地拒绝孩子的这些小要求,他们很可能会反感我们过于保守,认为我们限制了他们追求自我的自由。

我劝说我的闺蜜,不如适当放开一些,容许孩子有自己的小小叛逆与个性化打扮。只要不过火,符合学校要求,也可以由着他去。

毕竟,我们小时候也有过叛逆期,渴望打破大人给我们定下的一切框架。现在轮到我们当家长,也应该学会理解孩子追求独特个性的心情。

果然,我闺蜜听进了我的建议。虽然她还是不肯让他儿子染发,但答应给他弄一个酷酷的发型。我看到她发来的照片,儿子开心得合不拢嘴,一改平日的乖乖牌形象。

从此,儿子也不再直呼“妈妈”了,都直接叫她“妈”。我调侃她,这大概是改头换面的“酷妈”吧。

她也笑了,说儿子长大了,自己作为母亲也在成长。

看着他们母子俩这么有说有笑,我也感触颇深。原来,当孩子进入叛逆期,我们作为父母,给予理解、支持和适当的让步,会让家庭关系更和睦。

三、从“妈妈”到“妈”,孩子开始向往自由

“妈妈,我可以去XX电影院看那部新电影吗?”

“不可以,太晚了,等周末我们一起去看早场的。”

“可是同学们周末都有事,只有今天晚上有时间啊!”

“那也不行,我不同意!”

“知道了妈,你管太多了!”

转眼间,我的孩子已经是一个爱看电影的中学生了。

以前,我对她的生活习惯管得很严,晚上很少同意她出去玩。我担心黑夜里有太多无法控制的不安全因素,想尽可能地保护好我的孩子。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她不再满足于我为她精心安排的生活,而是渴望更多自由地和朋友相处。

就像我不让她晚上去看新电影,她便觉得我过分管束,限制了她的自由。

其实,想想我小时候,也曾跟父母有过类似的争执。我渴望到外面看更大的世界,而父母担心我犯错误,只允许我待在他们设下的安全网内。

现在我当上母亲,同样怕孩子受伤,也设下各种规则限制她。可我忽略了,规则永远赶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正如我最终还是走出父母为我设下的网,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成长历程,而应该理解孩子对自由的渴望才是。

明白这一点后,我开始适当地放开对女儿的约束。我许诺周末一定带她去看心仪的电影,并同意她在不太晚的时间跟朋友去逛街。

这对她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自由,她开心得抱着我转圈圈,一声声喊“妈,我超级爱你!”

我知道,陪伴孩子成长,给她适当的自由比设下固定规则更重要。孩子需要的是母亲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过多的限制。

看着女儿兴高采烈地与朋友出去玩,我的心里也踏实了很多。我想,只要她知道我永远在她背后支持,她就能慢慢学会自己保护自己,拥有属于她的生活。

四、从“妈妈”到“妈”,我们更要学习放手

无论是渴望独立,还是追求个性,亦或是向往自由,当孩子从“妈妈”变为“妈”,都在提醒我们作为父母,放手的时候到了。

我们不可能永远把孩子留在身边,迟早有一天,他们会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过上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欣然接受这一成长规律,学会放手。

放手不等于不关心,正相反,它需要更加智慧和温柔的关爱。

试想,当你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是那么软弱无助,你不得不始终把他抱在怀里。

可随着他一天天成长,你需要放开双手,让他学会自己坐着,自己爬着,自己走路……直到他能自己承担起生活中的重任。

但就算你不再时时刻刻抱着他,你的眼睛也从未离开过他。当他蹒跚学步时,你在一旁鼓励;当他受伤跌倒时,你会温言安慰;当他成功时,你会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和欣慰……

你给他力量,让他慢慢长大,但从未停止过爱他。

所以,当孩子有一天对你说“妈,我自己来”时,当他开始渴望自由和独立时,我们不应该感到难过和失落。

相反,我们要欣然接受孩子成长的事实,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

用智慧和爱,去引导这个变化中的孩子,成为他成长路上最坚强的BACKUP。

看到孩子从婴儿一步步长大,我们也一定在成长。

从第一次被叫做“妈妈”,到某一天听到他亲昵地叫你“妈”,每个瞬间都值得被铭记。

因为那是生命最宝贵的礼物,给了我们成为母亲的机会。

看着孩子从“妈妈”到“妈”的蜕变,我们更要感恩生命给予我们陪伴成长的时光。

感谢这些年来孩子对我们来说的意义。

感谢自己有幸成为一个母亲。

人生短暂,我们要珍惜与子女共度的每一段时光。

与孩子度过的点点滴滴都是生命最璀璨的光芒。

我们一起经历过他们的婴儿时期、童年时期和叛逆期,看着他们成长,我们也在蜕变。

从初为人母的手足无措,到淡定地面对孩子的青春叛逆,我们也在一天天完善自己的母爱。

所以,即使孩子不再黏着你,你也不要觉得难过。

他们依然需要你——需要你成熟稳重的力量,以及看到他们就心花怒放的骄傲和欣慰。

你的内心始终与孩子相连,这份牵绊永远也不会消失。

只要用一颗开放包容的心,去支持孩子的飞翔,他们就能感受到来自母亲永恒的爱。

妈妈,让我们一起期待孩子的成长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47475.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