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万老人养老金于近日发放,补发金额落袋为安,但部分老同志却欲哭无泪——养老金补发后,怎么还是这么点?补的好像也不多?
助理小倩通过对养老金重算补发的学习研究发现,确实存在部分老同志的养老金补发偏少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一是缴费年限。总体来说,缴费年限越长,则可获得的养老金待遇也越高。与缴费年限在25年以上的老同志相比,10年左右的零工、农民工的缴费年限明显偏短,直接导致他们的养老金基数偏低,补发的“蛋糕”也相对较小。
二是缴费水平。平均缴费指数能充分反映一个人的缴费水平。虽然最近几年农民工的缴费率有所提高,但长期以来,他们参保缴费的比例和金额都偏低。相比于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这部分老人的缴费指数较低,补发力度客观上也有限。
三是退休时间。根据规定,2023年1月1日前退休的老人才能纳入这次补发范围。提前退休的老人由于享受补发政策的时间较短,补发金额也有限。而更早退休的老人已不在补发范围内。
除上述原因外,助理小倩发现以下6类老人的补发情况尤其值得关注:
类1:零工经济从业者
类2: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人员
类3:灵活就业的自由职业者
类4:长期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户
类5:因残疾或特殊原因提前退休的人群
类6:2023年1月退休的老人
以上几类老人或因缴费年限短、或因缴费水平低、或因退休时间晚,从各方面造成他们的养老金补发相对偏少。
针对以上情况,助理小倩建议相关老人群注意积极申诉维权。同时,也呼吁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养老金待遇制度,弥补一些老人补发待遇的不足,确保各类老人的养老保障更加公平合理。
如果您也遇到养老金补发金额偏少的情况,怎么办?不要担心,助理小倩来帮您测算一下具体的补发金额:
第一步,核实您的养老金缴费情况,包括缴费年限和平均缴费指数;
第二步,查明您的退休时间,以判断是否在本次补发范围内;
第三步,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测算您应得的养老金总额;
第四步,根据补发比例,测算出您的养老金补发金额。
如果补发结果确实偏低,建议积极向当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反映,并提供完整的缴费和退休信息材料,要求进行核实。必要时可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养老保障是国家的基本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金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和新需求。让老有所养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保障和谐的重要举措。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有更多老人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49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