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一句话:“我永远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生活并没有剧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活法。
但不管是步伐小也好,还是步履慢也罢,只要是前行,便是最好。
人到中年,最通透的活法,就是事上磨,心上修,尘中炼。
事上磨
王阳明有云:“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打磨自身,就是人生中最好的修行。
从前,有一年轻人,醉心研究,但做事却是莽撞不已。
幼时,家中贫寒,买不起实验用的道具。
于是,便四处收集瓶瓶罐罐,还未理好思路,就急不可耐地在家进行实验。
却不料实验没成功,还把仅有的房屋破坏得千疮百孔。
后来,其父母不得已带着他坐着火车,前往远方投奔亲戚。
然而,年轻人在火车上,不管不顾地一通乱搞,不慎引发了爆炸。
虽说并无人员伤亡,但却破坏了火车的桌子。
其父母连忙赔礼道歉,但愤怒的车长,还是急眼令色地斥责着。
年轻人见此,内心自责不已。
自此,稳扎稳打,他耐心地将步骤记录在纸上,一步步地缓缓进行,实验也逐渐走向成功。
最终,年轻人成为赫赫有名的科学家。
在这世间,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有人过于心急,却输得一塌涂地;有人不骄不躁,却赢得了非凡的成就。
人生本就是缓慢地层层累积的过程。
很多事情,唯有历尽一番细细打磨,苦下功夫,才会水到渠成。
就好比写字,要想写得遒劲有力,就得一笔一划慢慢写;人要有所成就,就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磨。
懂得耐住性子,在该耕耘时,默默扎根,沉淀自我,方能以磨砺出的真本事去抵御生活的暴击。
心上修
俗话说:“境由心生,物随心转,心之所向,境之所在。”
心态好,则一切都好;心态宽,则事事皆安。
古时,有一秀才,极为喜静,总是独自在家捧卷而读。
夏日里炎热不已,时常会受到蚊虫侵扰。
一日,秀才在读书练字时,一只飞虫在其书案前嗡嗡飞舞。
起初,秀才只是挥手将其拍飞,但飞虫却不依不饶地搅扰着他。
秀才心中的怒火蹭蹭上涌,于是,站起身来,追逐飞虫。
可无论怎么捉,都捉不到,他想要驱赶,又无法将其赶出门去。
秀才气得抓狂不已,甚至将毛笔摔于地上,又踩又跺。
后来,此事被有心之人传扬开来,久而久之,传入了皇帝耳中。
皇帝见秀才如此易怒,就下令永不录用他。
最终,名士功不成名不就,穷困潦倒之下,身染重病而亡。
人生在世,诸多烦恼,皆来源于心境。
鸡毛蒜皮装得越多,越会被事所累,意难平;是是非非抓得越紧,越会淤堵难抒,不得清净。
要知道生活是一团纷繁复杂的乱麻,多灾多难是常态。
心若浮躁,便生烦扰,时时都是怨言;心若安定,便无挂碍,处处皆是晴天。
唯有把心放宽放平,以平常心去看世事,才能处事不惊,随遇而安,活得自在安宁。
尘中炼
《诗经》写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痛彻心扉的历练。
古时,有一诗人,才华横溢,文采斐然。
考取功名后,成为了朝廷官员。
但好景不长,没多久,诗人就因仗义执言得罪了佞臣,甚至含冤被捕,关入了天牢。
在监牢里,狱卒见其瘦弱,总是出言欺辱于他。
所送的饭菜,总是馊得发酸;所给的馒头,也是硬得好似石头,还沾满了灰尘。
诗人在一次次崩溃中,愈发坚如磐石。
心中始终坚信:“总有一日,会沉冤昭雪的。”
十余载里,诗人时常苦中作乐,把墙壁当做画纸,把石头当做狼毫。
偶尔,会作画赋诗,也会吟诗作对。
后来,诗人出狱后,竟无半分狼狈,有的只是从容和优雅。
最终,诗人再度被启用,步步高成,成为了当朝宰相。
在这世界上,磨难是绊脚石,也是奠基石,更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遇到磨难时,脆弱的人,会逢败弥伤,颓然不前,到头来,终无长进。
而明智的强者,往往会逆流而上,把苦难当做锤炼自身的养料,把磨炼当做深耕自己的阶梯。
即便是身处黑夜,也有为自己掌灯的勇气;就算是手执烂牌,也会在乘风破浪中打出自己的王炸。
正如刘禹锡诗中所写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徒劳的努力。
所跨出的每一步,所经历的每一次磨砺,都会内化为自己前行的底气。
唯有尝尽蜕变的痛,吃遍波折的苦,方能收获生活的馈赠,享受人生的甘甜。
人生不管走到何时,能靠得住的就是自己。
唯有向内修行,强大自身,生活才会有无限的精彩,无限的可能。
就像有人说的:“人生是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在事上磨,才能成就本领;在心上修,才能万事明朗;在尘中炼,才能托举起沉重的生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4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