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三话,触犯天意:尽量不要说3种话,命就“顺当”了

古训有云:”知止不殆,知所节矣。”可见为人处世,言语得当,至关重要。

在我们的祖先看来,人的言语如果失度,都会触犯天意,从而招来不测。所以,他们格外注重言语的禁忌。

如果我们能够牢牢把握住言语的分寸,尽量远离那些被认为会触怒天意的三种话语,就能够得到天佑,命途更加顺遂。

  1. 妄自尊大之言

人在社会上,莫说妄自尊大之言。

古有孔子弟子冉求,为人自负自恃,口无遮拦,言语中无不透着自傲和狂妄。

冉求曾当着孔子众弟子的面,妄自尊大,说他老人家学问不高,自己无所不知。这等放肆的话语,实在让人愤慨。

孔子当时听了这话之后,并未直接指责冉求,只是了然一笑,意味深长地说:”有教无类,岂不大哉!”

言下之意,知识技能要通达各门各类,方才称得上大器;而冉求自以为通晓一味一门,岂非太过自大?孔子是真正的大智大勇,从不会好大喜功,更不以贵与贱自居。

后来冉求这种狂妄自恃的性格,终导致他世祖米糖,家族渐渐败落。孔子也曾评价他是”不可食之蔬菜”。

天意有在,这等自大固执的人,终归难逃厄运。怎奈什么话也劝不住他!

  1. 无故诬蔑咒骂

除了自大之言,无故诬蔑咒骂之语同样涉险。

上古时期,有一位朝廷大臣,因受诽谤被下狱,差点被发配。

原委是这样的:这位大臣当年体弱多病,屡屡请假治疗休养。然而有个小人背地里向太监告密,诬蔑这位大臣是在撒谎混日子。

那厮极口诽谤诬蔑,骂大臣为”懒惰之徒,当斩草除根。”此话一出,大臣立即遭到牢狱之灾。

幸而有贤臣力保,狱中大臣诚恳忏悔,也才逃过一劫,没有被革职贬谪。

古人虽说仁者不仰,但他们从不也是随口骂人诬蔑。因为这种行为会触犯天意,招来祸患。

就连天子也要谨言慎行,即便有人触怒自己,也决不可轻易口诛。朱元璋曾下诏:”朕纵有过错,百姓亦不可咒我。”

因此,在古代社会,口出狂言、毒诽谤诬是很受人唾弃的事情。严厉者,连累家族遭殃。

  1. 狂妄自大无厌

此外,狂妄之语也会触犯天意。

我国历史上有一位名将陶师曾,当年力战勌楚,平定了大反叛。

然而,战后陶师曾狂妄自大无厌,口称”我乃帝一人耳!”这种亵渎神明、目空一切的狂语,使天下人人都噤若寒蝉。

果不其然,陶师曾过后竟然生了一场暴病,命悬一线。及至重新痊愈,仍狂得不可一世。最终还不了国家厚望,遭到诛杀。

这就是狂妄自大的下场。犬儒之言,注定要遭天意的惩戒。

甚至连古人都自知言多必失,都很少痛心疾首地说些什么,压抑着自己那可能触怒天意的语言。

是非曲直,好坏贵贱,皆有公允分寸。言过其实,便是对天意的亵渎。古人为此谨守三禁:不妄自尊大,不诬蔑咒骂,不狂妄自大。

咽到这里,你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言语的力量?很多时候,我们的一言一语都可能招惹天意的震怒。所以,祖先教诲我们要三思而言,切记远离那些禁忌言论。

其实,懂得收敛分寸,守住善的本分,人便能一路顺遂。但当你一再违背这条禁忌,继而狂得无厌、自大无疑,那便是在与天公决裂,终将付出无妄之灾的代价。

所以请你三思而行,看重自己的口头禅。它关乎你能否得到上天的庇佑。只要言行合一,定能赢得天意的庇护。

过往历史,已经留下太多言辞过当的遗憾。聪明人都应当从中汲取教训,保持谦逊、克制和善良。宁失千金,不可失一语。因为一句话或许就能拆毁一生的根基。

人活一世,也许难免会说错话,做错事,那便看你能否在过失之后悬崖勒马,几番弥补,说到做到。

总的来说,三句话:妄自尊大之言、诬蔑咒骂之语、狂妄自大无厌,这三种话是我们必须谨防的,要尽量避免说出口。唯有这样,方能避开不测,途径才会一路顺遂。

传统社会虽早已远去,但这些至理名言的精髓,我们理应牢记。且看看自己何时会说出这三句话,及时改正,惜福自重,收敛一些,那么你就已在言语上符合天意,从此平步青云,福泽自然而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1060.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