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忍不住剁手的事情有很多
比如
挤痘痘、挤黑头
扯倒刺、撕手皮
还有就是,大多数人都忍不住的——
抠头皮上的痂
我们都知道挤痘痘会留痘印甚至还有感染风险,撕手皮同样也容易造成手指局部感染,那抠头皮上的痂呢?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个痂也许会越抠越多,并不是抠了就能解决问题,准确点说,并不建议抠。
头皮上的痂是什么?
为什么不建议抠?
首先,你头皮上的痂不一定是头皮屑,而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斑块伴淡黄色的油腻状鳞屑,分布于皮脂溢出部位,如头皮、面部、耳部、胸前部 。
早期一般是头屑增多、伴瘙痒感、出油增多、头皮发红等,该疾病的发生与马拉色菌定植、皮肤油脂分泌旺盛等多种原因有关。
别不当一回事!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这些小凸起如果慢慢扩大,会融合成暗红色或黄红色的斑片,甚至还会富有油腻鳞屑或痂皮,严重甚至出现渗出、结痂、糜烂等表现。
脂溢性皮炎若不引起重视,得不到及时治疗的话,还可能会出现脱发,导致头发稀疏,面部油腻,泛发不同程度的丘疹,久之影响外观,挫伤自信心,同时也会导致经济负担。
想要解决脂溢性皮炎其实也不难,在专业皮肤科医生诊断后,谨遵医嘱合理用药,就能有效控制。
听起来似乎出油多了就容易这样?
不一定,因为干性或混合性皮肤也可以在皮脂溢出部位发生。所以并不是皮肤油或红,才叫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为 2%~5%,即每 100 个人中可能有 2~5 个人患有脂溢性皮炎,就比如下列人群。
- 精神过于紧张或过度劳累的人:该类人群易导致内分泌失调。
- 饮食不合理的人:饮食太过油腻、糖类摄入过多、长期饮酒,过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 皮肤护理不当的人:滥用护肤品会损伤皮肤的屏障功能,使存在于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大量繁殖,而诱导炎症。
- 内分泌失调的人群: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性腺激素分泌紊乱有关,多为雄激素过多所致。
- 免疫抑制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者。
- 婴儿:新生儿皮脂腺较为活跃,从而易得脂溢性皮炎。
- 中年男性:此类人处于较强壮时期,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易发生脂溢性皮炎。
- 油性肤质的人群:该类人群油脂分泌旺盛,从而易得脂溢性皮炎。
- 其他皮肤病患者:如痤疮、银屑病患者等,可能会诱发脂溢性皮炎。
所以,头皮上的痂一直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反复搔抓皮损部位、抠出血更容易加重脂溢性皮炎,甚至引发感染。另外其实抠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反复发作,越抠越长。
想要永绝后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看皮肤科医生。
很多人都不知道!像上面这种头皮结痂是一种皮肤病。自己乱抠、使用偏方越来越严重,等到实在没办法了再来问医生,就白白走了很多弯路。
皮肤科一般外用去脂、抗炎、去屑、止痒药物,内服缓解瘙痒、细菌感染的药物就能明显好转。
另外脂溢性皮炎常为慢性复发性过程,通常需要长期反复医治,平时也要积极预防。用药方案需要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变化、严重程度及时更换。
脂溢性皮炎,除了头皮
还会在哪里发作?
脂溢性皮炎分布于皮脂腺丰富及其他多汗部位,如头皮、面部、耳部、胸前 。
- 头皮表现:常呈红斑和白色或油腻性鳞屑,头发稀疏或脱落,伴有炎症和瘙痒。严重患者会出现渗出、结痂、有臭味,可侵犯整个头部。
- 其他部位表现:相邻部位的皮损可融合成片,覆有油腻的鳞屑,有时有轻度渗出。
- 婴儿脂溢性皮炎症状:头部会出现一层灰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痂皮。
只要存在皮脂腺的地方,容易出油的部位,就有可能患病。
另外脂溢性皮炎也容易和其他皮肤疾病混淆,为了帮助大家判断,我们简单做了个表格。
如果你分辨不清自己脸上、头皮、胸前的到底是什么,去医院找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将会给到你专业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