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社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在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在上班时,将孩子暂时托付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表面上看,这是一种”祖孙同堂、孝顺老人”的传统美德在延续。但实际情况却让人啼笑皆非,很多所谓的”带娃奶奶”连最基本的育儿能力都欠奉,年轻父母又敢怒不敢言,于是这一现象的受害者就成了孩子。
带娃”心不在焉”
首先是奶奶们带娃的”心不在焉”。由于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很多奶奶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们的各种行为细节,对孩子只是勉强照应照应就算完成了”带娃任务”。比如:
有的奶奶带孩子时总是看不见、听不见,孩子受伤或哭闹也浑然不觉。还有的奶奶干脆自顾自地看电视、聊天,把孩子丢在一旁无人照管。更糟糕的是,某些奶奶甚至会丢三落四,把孩子遗落在外面、家中等地,每每让人心惊胆战。
不仅如此,有些奶奶对孩子连最基本的照顾都做不好。比如不会准备营养均衡的餐食、不会为孩子佩戴合适的衣物、不会正确引导孩子如厕等等。久而久之,孩子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全被糟蹋了。
带娃”错误做法”
除了带娃心不在焉,有些奶奶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错误育儿观念和方式,这同样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比如有些奶奶由于年代观念的影响,喜欢用体罚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稍有过错就动辄打骂,这种行为无疑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创伤。
再比如有些奶奶对孩子的一些正常行为无法理解和包容,会加以严格约束。孩子想发泄精力就被当做”淘气”;孩子想尝试新事物却被当做”胡闹”等等。这种过度压抑必然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更有甚者,某些奶奶由于生活阅历有限,会给孩子灌输一些不正确、不健康的观念。比如存在一定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或是过于固步自封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价值观。
带娃”不专业化”
当然,奶奶们带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并不足怪。毕竟她们多数都是从未受过专业育儿训练,自然无法胜任。但正是这种”不专业化”给孩子带来了隐患。
首先是安全意识的缺乏。专业的育儿人员会有一套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而奶奶们往往就比较大意和马虎。比如家中到处都是绊倒的隐患,孩子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到处乱爬乱滚,受伤的风险就很高。
其次,奶奶们很难满足孩子全面均衡发展的需求。专业育儿人员不但会设计有益身心的游戏活动,还会指导孩子正确的玩乐方式。而奶奶们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很难做到这一点,极有可能错失孩子发展的最佳时期。
再者,由于缺乏相关育儿理论知识,奶奶们很容易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当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比如偏食、挑食、手机沉迷等,这无形中给孩子的成长埋下了隐患。
年轻人的尴尬
面对奶奶们在带娃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身为父母的年轻人往往会敢怒不敢言。究其原因,主要是出于孝顺和尊老的传统观念,不愿得罪长辈。
更有甚者,有的父母干脆眼睁睁看着奶奶带错了孩子,也选择视而不见。他们要么是惧怕说错话伤了长辈的自尊心,要么是怕承担起全权带娃的职责。总之就是逃避问题,等到孩子长大后出现了问题,倒要把责任归咎于奶奶了。
不过,也有一些年轻的父母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尝试与老人对话解决。但往往由于代沟的存在,双方在观念和育儿理念上存在太大的差异,使得沟通和解决问题变得很困难。
终究是孩子的伤害
最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假带娃”现象,给予的伤害首当其冲的就是孩子。通过现实案例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长期由奶奶这样带娃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
有的孩子长期生活在无人管教和关爱的环境下,极易养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习惯,严重影响性格养成。
有的孩子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生活无序,导致身体发育严重迟缓,甚至出现生理和心理疾病。
更有甚者,有些孩子由于受到奶奶的不当观念熏陶,从小就养成了一些有悖社会公德的行为,为其今后的人生埋下了祸根。
我们都知道,幼年时期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重大。可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孩子既没有受到父母正确的教育,反而被灌输了一些不良观念和行为模式,其带来的伤害可想而知。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孙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都应该为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首先,对于年轻父母而言,要勇于开口和长辈沟通。不要太过于迷信尊老,更不要逃避责任,必须主动向长辈传达正确的育儿知识和方式。即使沟通过程困难重重,但为了孩子,也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其次,作为长辈的奶奶阿姨们,也要虚心学习新的育儿理念。我们上一代人手把手教过年轻人,现在轮到年轻人反过来教会我们了。要时刻谨记,我们带娃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孩子的幸福成长。
再者,对于社会而言,我们需要加大对育儿知识的科普宣传。比如可以在社区、公园等场所开展免费的育儿课程和讲座,让所有准备为人父母者都能系统学习正确的育儿理念和方法。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每个人都应为孩子健康成长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让”假带娃”的阴影延续下去,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1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