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百行之源”是古训的高度概括。老年父母作为我们最直系的亲人,自然理应尽量侍奉有加。然而现实往往很残酷,让人不得不三思而行。直到年过半百,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轻易决定全职在家照顾父母是多么不明智的决定,原因至少有三个。
原因一:长期照顾耗费巨大精神和体能
在年华正盛的壮年时期,我们难免会理想主义地认为,尽孝道就应该亲自照料父母的一切生活起居,无微不至。殊不知,这种长期的高度紧张状态,对精神和身体的消耗是巨大的。
首先是身体上的负担。多数上了年纪的父母存在各种慢性病和体弱状况,日常照料起居可谓是个体力活。而照顾者普遍年龄也不小了,身体也愈发吃不消频频搬运、翻身等高强度劳作。一旦操劳过度,极易造成肌肉、关节等疼痛,甚至诱发其他疾病。
而更大的负担在于精神上。除了日复一日的无止无休的繁重事务之外,还要时刚管理父母的情绪,左右为难。老年人往往丧失了耐心,有些顽固、 强硬,很多决定也不合情理。照顾者要时时处处哄劝开解,身心俱疲。
一位老年护理专家说过:”要善于给自己放个长长的假,否则很容易陷入持续的高度精神紧张状态,难以维系太久。”精神和生理双重透支,最终必然身心俱疲,事与愿违。
原因二:全职照顾直接影响经济收入
俗话说”钱祖宗留下多少,孩子们就能富有多少”。可见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老的质量。而一旦选择全职在家照顾,势必会直接影响家庭的经济收入。
年轻时靠一份职业的薪水维持生活已经捉襟见肘,更何况到了中年之后,收入可能就只剩下退休金和存款生息了。如果其中一人完全不工作而在家侍奉父母,收入会进一步缩水,很快就会造成家用拮据。
现代社会,子女自己都已步入中年,手头正是经济负担最重的时期,难免会为房贷、孩子教育等大额支出所困扰。如果再减少了收入来源,家庭的经济状况只会雪上加霜。
最要命的情况是,等到父母离世后,这位曾经全职照顾的子女,由于中断了太久,很难重新找到合适的工作,收入和退休金都中断了,等于是把自己也推向了经济的窘境。
原因三:亲情因此反而生隙
人们普遍认为,全职在家照顾,就能维系和加深与父母的亲情联系。可事实上,生活在如此近乎禁闭的状态下,亲情反而有可能遭受损害。
首先是角色定位容易模糊。父母一方面希望子女孝顺,另一方面又对子女颐指气使。而子女则又对父母爱恨交织,期望独立自主,却又事必亲躬,矛盾重重。
其次是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子女们长期在外工作,养成了独立和自由的生活方式,很难100%契合父母们根深蒂固的旧习俗。一旦相处时间过长,就容易产生嫌隙和争吵。
再者,照顾老人实在费时费力,难免会让子女内心产生怨气。尤其是老年人的病理性个性变化更容易激发子女的反感和不耐烦。这些消极情绪无处宣泄,亲情关系自然也就遭到了损害。
一位老年心理学家说过:”孝顺父母固然重要,但也要给彼此留有独立的生活空间,保有基本的生活自主权。”否则亲情受损,不仅耗费了一个人的大好年华,父母也未必会感到真心快乐。
当然,上述三个方面的困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还是需要因个人家庭情况而定。不过总的来说,我们在做出是否全职在家照顾父母这个重大决定时,还是要多加思索和权衡利弊的。
毕竟”孝”的旨归不只在于行动上的付出,更多的是对父母的体谅和全心全意的关爱。有时候暂时将父母托付给专业护理,以换取子女自身的身心健康和经济独立,反而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才是行孝全面而非片面的表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1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