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疏常在,骨肉至亲何其难能可贵。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会让人产生这样一种感觉:父母对儿女越来越”薄情”了。作为赤子之身,感受着父母爱的冷淡渐起,自然会感到不安和失落。但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令父母在晚年时对儿女渐渐生疏了呢?是他们真的因为年岁渐高而变得冷淡漠视了吗?
细思极恐,我等辈人切不可过于固步自封,轻易地因为某些表象而臆断父母的心意。人在晚节,自有一番道理在其中,我们要以同理心去体谅他们的处境,并将疏离归咎于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原因。
一、养儿防老,父亲晚年有所保障
古训有云:”为人子者,宜孝悌,家有小人。”做儿女的首要责任,就是要孝敬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但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些情况:独子家庭的母亲年老无主,儿子因为工作或生活习惯疏于照顾;父亲晚年荫蔽无主,儿女们各自孝敬自己的妻子儿女,对老人的关爱反而见缓。正是因为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我们的祖先才教育后人”养儿防老”,希望儿女们成为父母晚年的依靠。
时至今日,老人审慎地 “把好自己的第二口家”也是顺理成章的。老年人对儿女日渐冷淡,往往是因为儿女们不够孝顺, 让他们对晚年生活再无依赖和期待,只得把资源重新分配给自己的第二个家 – 亲朋好友。儿女一旦失信于人,父母自然顺其自然地会疏远冷淡,不啻给儿女们一个触目惊心的警示。
二、子女荒唐,父母痛心入髓
昔人有训:”平居避言六逆,细行仁义亲知里。”意思是说,做人要避免对长辈孝敬不周而犯的六种罪行,同时言行要循规蹈矩,与亲朋好友融洽相处。然而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因为儿女的荒唐言行而让父母痛彻心扉。于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和保护晚年的生活品质,只得选择对这些始乱终弃的儿女们渐渐冷淡起来。
身为人子人女,当然应该循规蹈矩,以孝为本分。倘若我们言语无状,为非作歹,患得患失,父母自然会伤透心肝,失望至极。更何况,大多数儿女一旦踌躇满志,就会忘记本份,即便祖先时常叮嘱”尊老爱幼,人之大德”的至理箴言,也依然逆耳而听。
面对儿女的不理不睬和薄情寡义,老年人又岂能视若无睹呢?我记得,我母亲六十寿辰之时,兄弟姐妹们簇拥在身旁祝贺,令她感动不已。可是,短短五六年后,大家就因为一些琐事而反目成仇了。母亲痛心疾首,渐渐对我们这些缺乏品行的孩子失去了信心,岂能不冷落我们一些?
三、失修渐去,转而别有生机
翻开历史长卷,我们都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祖先曾经说过要对晚年的儿女有偏袒。相反,许多古训都体现出一种希望父母能够保持中立和泰然处世的情怀。
比如论语中,孔子教导我们”父母存,则不远游。”古人云:”然亲之于子女,鞠为道也。”都在告诫儿女们要善待、孝顺父母,两者的责任应当相互对等。可见古人是多么希望父子母女能够相濡以沫,相互关爱。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友谊慢慢就被世俗和胶着给埋没了。好一朵世俗的浊云遮蔽了清明,使父母和儿女的关系扭曲变质。儿女不孝,父母自然就要对他们渐行渐远;父母无情,儿女也就越来越膝向己束。
这时候,作为父母的,自然会选择另辟新径。也许会探访一些旧时好友,春游踏青,消磨时光;也许会驻足书房,览尽群书,赏玩悠闲;或者干脆在邻里中寻找慰藉,与同路人谈谈家常。总之,只要能让自己的生活重新充满生机和乐趣,什么方式他们都在所不惜。
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面对儿女的薄情,老人们选择主动远离,也是为了躲避这些人生的烦恼俱往矣。我们更应该从这种平和淡然的状态中体味出一种超脱和豁达,而不应过多地诘难和评判。
故此,我们不应轻率地责骂父母对儿女越来越”薄情”,而要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反观自己。也许是我们自己言行不端,让老人家痛心疾首;也许是我们疏于孝道,让他们寂寞无依;又或许是我们太过世俗功利,而他们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无论如何,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一种晚年的宁静和尊严。我们何德何能,反而要去指责指责责备呢?
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祭之以礼。”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父母生前应当恭敬相待,死后也要虔诚祭奠。儿女们应当以礼待亲,用至诚至孝,而不应该过分地苛刻和谴责父母。
每个人都会老去,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生命的高光时刻。倘若儿女们因为自身狭隘的思维和生活的无奈而苛责于父母,那又何异于”负薪龚璘氏,反受其焚”呢?我们更应该在有生之年,好好孝顺着父母,而不是一味地控诉和追究。这个世界,需要更多一些同理心和宽容,而不是盲目的指责和责骂。
总而言之,父母对儿女的”薄情”,不过是世间常见的一种现象,并不足为奇。但背后的原因,确实值得我等人深入思考。也许是儿女们忘记了本分,让父母寂寞无依;也许是父母已经对儿女彻底失望了;又或许是他们自己选择了另一种平淡的生活方式。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轻易地将其归咎为”老迷糊”或”忘恩负义”,而应该以同理心去思考问题的根源。毕竟血浓于水,亲情无价,只要儿女们用心善待,父母自然就会真诚相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