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旅程注定坎坷曲折,不过那又如何呢?只要我们活着,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这句至理名言出自苏轼这位杰出的文学巨匠之口。作为一代文化巨擘,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经历坎坷。但正是因为历尽沧桑,他才得以真正领悟生命最大的意义——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一种最崇高的意义。
让我们追随苏轼的足迹,一探这位大师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洞见。
卓尔不群,志存高远
苏轼从少年起便树立了远大志向,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即便家境贫寒,他也从不因此自暴自弃,反而励志向上,立志改变命运。
这份傲气凛然的少年意气,伴随着苏轼走过了一生。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他从未半途而废,反而愈挫愈勇,始终怀抱着振兴文化的远大志向。
比如在幽州及黄州的流放期间,苏轼依然”怀璧其罪”、度日如年,未曾对生活失去希望。他甚至当时就预见了自己将来必将卓然重生,誓要为中华之杰出文化增光添彩。
这位大儒的志向何其之高远阔大,难怪才会教人仰止敬佩。即便环境再差,身居恶境,他也始终不忘未来的追求。只要活着,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反观我们当今的一些社会精英,很多人在阻力面前都选择了半途而废,投机钻营。但苏轼却不曾半分退缩,他深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只要活着就能见证生命的价值。
纵使身不遇 ture,不独好高蹈
极品便是苏轼一生中的主旋律。他本是一介书生,却依然鲜明了向往高尚生活的梦想与理想。
当时的苏轼被视为一介”布衣”之人。但事实上,他并不贫困。相反,他热衷于诗词曲赋,更爱好宫廷雅集,追求清净脱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放在今天,或许苏轼会被贬斥为”艺术家”、”臭味相投”的怪人。但在他看来,这正是生活的最高含义和追求——知足常乐,不为物欲所惑,游心于艺术与哲学的超然乐土之中。
可以说苏轼的一生都在反映这样的睿智理念。他大智若愚、高蹈而过。即便境遇多舛,依然坦然处之,从不被世俗名利所困。他一心一意专注于艺术与理学,耻于追名逐利,对于虚荣利禄向来嗤之以鼻。
这个大家虽有过短暂的仕途,却并非出于名利,而是出于一种传播文化理念的志向。正是这份超然物外的心智,让他始终保持了个体独立,永远怀着一颗自由的心。苏轼啸傲山林,高蹈于世俗之上,正说明了他对于真正生命价值的执著。
所以,我们也要像苏轼那样,勿为浮名执迷,勿为虚荣违心。只要活着,就应该为生命增添意义;只要活着,就应该追求心中的理想;只要活着,就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遭际不惊,坦然自得
生命的旅途并非一帆风顺,而充满了崎岖坎坷,难免屡遭挫折。但苏轼却教会了我们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积极,依旧对生命抱有无限的期待。
年少时,苏轼就因其出众才华而备受嫉妒,被诬陷遭到弹劾。直到祁陵闲居的时期,他更是遭到极大的政治打压,被贬离开京城。但他并未就此一蹶不振,反而志存高远,扬言等候重新大显身手的时机。
实际上,苏轼一生辗转于各地,历经了无数次贬谪和流放的命运。家人亲朋也接连离世,让他饱尝了世间的悲伤和痛苦。但即便如此,他依旧能够游刃有余地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
他曾在黄州闲云野鹤期间写下”醉翁亭记”的名篇,其中的豪放词藻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生命态度。他将这种随遇而安的乐观看淡,化作了一种高贵情操,令人惊叹。
这位文化名人教会我们:生活固然难免有不顺,但只要坦然面对它就一定能战胜它。苏轼用自己的一生实践诠释了这一理念,他由衷相信只要活着一天,就一定能尽兴而归,乐享当下。
正如他在诗中写到那样:”人生七十古来稀,我欲乘化去,惟有醉里挥毫目击盍共倘佯。”生命短暂,来日无多,何必把一切看得太重呢?不如舒卷品酒、游心于闲云野鹤之际,尽兴而归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自在风物,陶冶性灵
除了不惧困苦,保持乐观心态外。苏轼一生还颇有一副与自然万物合一的胸怀和气度。他崇尚自然,亦极有诗人浪漫情怀。
在他眼里,万物皆有灵性。任何一草一木,都值得去欣赏和赞颂。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山人”、”田园诗人”。无论在何处流放,他都乐于身心飞扬于自然田园之中,陶冶性灵,超凡出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千古绝唱,正是苏轼在赣州贬谪期间所作。他将自己的思乡情怀与明月的皎洁融为一体,以洗练醇厚的词藻道出人生的离合悲欢。
“黄州惠王庙前树,凌寒独立万仞高。灵根已失地中栖,入夜三更月在天。”这首咏树诗篇同样展现了苏轼观察细微、赏玩自然的独特视角。他对山川草木无不怀有一种敬畏和亲切,正是生命之最高的体现。
正是看似平凡却包罗万象的生命体验,让苏轼时时刻刻体会到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让他保持永不动摇的高贵情操和内在修养。我们当今主流的生活方式都过于浮躁和虚荣,正应学习苏轼这种淡然的生活智慧,以高尚情操陶冶自身性灵。
为艺而活,含饴弄干
苏轼不仅在自然生活中体会到活着的意义,更是将这种意义融入了他钻研已久的艺术事业中。作为当世第一文豪,他以笔为život,将情感和哲理溶铸于诗词乐府,轰动了整个中华文化。
或许正是源于童年家贫的阴影,苏轼从一开始就立志要以文学摆脱贫困,追求富贵自在的生活。但很快,这种追求便演变为一种求知的执著和艺术的追求。他开始以创作和鉴赏为乐,忘我于其中,展现出了真正的文人情怀。
可以说,苏轼就是一位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文艺复兴大师。无论是在诗词曲赋、散文草书之上,还是在理学哲学等理性思辨上,他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文学艺术之路便是他最大的人生意义所在。
苏轼谙熟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他是真正的艺术大家。他所创作的那些字字珠玑、沁人心脾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所传诵并为之赞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经典力作,令他终身难忘。
所以,苏轼的一生就是为艺而活的写照。他诠释了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就足够了。追求内心的艺术理想,超越生命苦短的局限,用艺术来达至永生,这便是他毕生最大的追求和体现。
在不同的生命阶段,苏轼依然斗志昂扬,乐此不疲于艺术的创作。从早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大志,到后期的超然物外、从容隐居,他对文艺创作的动力和信念始终不曾动摇。或许这就是他人生意义的所在,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人生态度。
如今的我们往往活在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的时代,很容易就迷失了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和方向。
但苏轼教会了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金钱地位,不在于殊荣权力,而在于活着本身——活着就要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价值,追求内心的理想和艺术追求,陶冶性灵,超凡脱俗。
只有活着,才有可能创造卓绝的艺术;只有活着,才能与自然万物为友;只有活着,才能在逆境中历练出淡然从容的睿智;只有活着,才能追求远大志向,书写精神自由的篇章。
人生的路或长或短,关键是活出自己的独特乐章。只要我们一息尚存,就一定能找到生存的意义,创造出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这便是苏轼教诲我们的人生智慧,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学习和体会的终极真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