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一个32岁的白领青年,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的“过午不食”养生法则。“过午不食,五年如一日”,他乐此不疲地更新着动态,还配上自己健康阳光的大头照。
朋友们纷纷点赞,觉得王猛气色红润,看上去确实很有活力。但是,也有些过来人忍不住吐槽,长期不吃晚餐,身体真的吃得消吗?
对此,王猛一贯笑呵呵地回应,“习惯就好,反正我现在身体不是很棒吗?”
可最近,王猛的“过午不食”生活出现了裂痕。他去做了一次全面体检,检查结果却让医生皱起了眉头——这位坚持五年不吃晚餐的“铁汉”,他的胃部,出现了问题。
一、“过午不食”的前世今生
“过午不食”并非现代产物,它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古代中医养生之学。
古人认为,太阳午时最盛,这时阳气强,人体消化能力最佳。等到午后,阳气渐衰,人体新陈代谢也随之放缓,这时进食不易消化。
所以古训云:“日中食可,过日莫食。”意思是午饭后,最好不要再进食,让身体完成一天的新陈代谢,以达到养生效果。
在现代社会,这一古老的饮食智慧被“洗牌”调整后,焕发出新的活力。它被视为一种时尚的饮食控制方法,可以达到减肥塑形的效果。
许多追随时尚的人开始将“过午不食”当成一种新潮的饮食模式,希望通过它来控制热量,达到减肥目的。
另一些痴迷古风的人,也希望通过“过午不食”,来重拾古人的养生之道。
王猛正是其中一位。五年前,一位古风 UP 主建议他可以试试“过午不食”,来改善身体状态。
起初的效果确实不错,王猛感觉身手健康,精力充沛,遂开始在朋友圈大力宣扬这一养生法门。
二、“过午不食”的利与弊
作为一种特殊的饮食方式,“过午不食”对人体健康影响复杂。
一方面,适度的间歇性禁食,可以帮助身体进入“空腹模式”,促进脂肪分解,有利于控制体重。
定期禁食也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但另一方面,长期断食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负担。晚上是机体修复的黄金时段,缺乏营养补给,新陈代谢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
对于个别人群来说,长时间禁食还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增加患上胃病的几率。
三、坚持5年“过午不食”,他的胃究竟怎么了?
王猛坚持5年不吃晚餐,起初他感觉身体有所轻盈,精神状态明显改善。这更坚定了他走上“过午不食”这条路的决心。
然而,这种奇特的饮食方式并没有长久。随着时间推移,王猛开始出现明显的不适:
吃过午饭后,他的饥饿感越来越强,有时难以忍受。每天入夜,胃部的绞痛就接踵而至,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
王猛本想多坚持些时日,奈何身体已不如从前。最近一次全面体检,结果却令他难以接受:
医生判断,他的胃出现了轻微萎缩,并存在炎症细胞,很可能是长期过度禁食所致。假若不调整饮食结构,将来极易诱发胃病。
“你的胃不适合长期‘过午不食’。”医生建议王猛改变饮食习惯,并开始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四、养生要讲究“适度”,选择与自己体质相符
“过午不食”源自古人智慧,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盲目跟随,很可能造成反效果。
选择何种养生之道,必须根据自身体质和生活习惯来定。任何极端的饮食方式,都不可长期坚持。
况且,健康不仅需要科学的饮食,还需要适量运动、足够睡眠和正面的心态。只有全方位关照,才能让身心灵全然安好。
王猛的教训值得所有爱养生之人深思。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方式,适可而止,方为上策。
健康不是一朝一夕可达到的,需要我们用智慧和聪明去对待自己的身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