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在这4件事上放纵,很多家长不以为意

有这样一句话:放纵孩子,就是在毁掉孩子。听起来是如此的残酷直白,但却是教育孩子不可不知的一个重要道理。

因为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们对某些不当的行为和习惯予以纵容和放任,那孩子们便很容易就会在这些放纵之下,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否定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家长教育孩子固然要懂得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但更应在原则问题上坚持不放纵的教育理念。否则一味纵容,不啻就是在亲手毁掉孩子的未来,让他们堕落在徒劳无益的泥潭之中。

只可惜,很多家长对这个道理并不以为然,甚至有些视而不见。他们常常在以下4件事情上,对孩子们的不当行为予以纵容和放任。结果终是一种自毁长城的悲哀结局。

第一个不该放纵的就是:游戏上的放纵

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也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对孩子玩游戏这件事必须严加控制,绝不能放任自流。

不少家长为了讨孩子的欢心,或是给予过度的溺爱,往往对孩子们玩游戏时间和内容不加管束,任其肆意妄为。有些孩子甚至沉迷于暴力、色情等不良游戏,而家长却熟视无睹。长期下去,孩子必将养成沉溺游戏的恶习,影响学习和生活,毁掉健康的成长道路。

再有一些家长,为了应付孩子的围追堵截,也会选择纵容孩子们对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痴迷。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开心就行了,完全不顾及这种做法会给孩子带来何种不良影响和伤害。

最终,孩子被彻底同化为一个只知游戏,整日无所事事的废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无疑也会因此而一蹶不振,前途更是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第二个不该放纵的就是:生活作息方面的放纵

良好的生活作息对于孩子的身心发育至关重要。但一旦在这方面受到放纵,孩子们就注定会走上一条健康堪忧的不归路。

可偏偏就有太多家长在这方面疏于管教,对孩子的作息时间没有任何硬性规定。更有甚者,孩子几乎就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无序状态,想睡就睡,想玩就玩,对生活毫无规律可言。

作为家长的,应该严格要求孩子们按时作息,培养他们的自律自理意识。只有如此,孩子们的身心才能保持最佳的生理机能,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否则长期在这种放纵中生存,孩子们极有可能养成游手好闲、夜猫子的生活习性,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同时也极易影响到学习和人生发展。一个彻夜玩乐的人,怎么可能有精力投入学业呢?一个连自理生活都无法坚持的人,又如何能够把控好自己的未来呢?

家长们切不可轻视生活作息的教育,否则就是给孩子开了一条通向堕落的绿色通道。

第三个不该放纵的就是:对成绩和学习的放纵

无论是出于溺爱还是怕伤害孩子的自尊,我们总会见到一些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和成绩持漠不关心的态度。

很多孩子上学几乎是为了混日子,丝毫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家长也对此熟视无睹,自顾自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就连孩子成绩持续低落,或是干脆逃学旷课,家长依然置之不理,过分纵容。

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将这种松懈和游手好闲的学习态度内化为习惯性的人生态度,甚至误以为这就是应有的正常生活状态。那他们又怎能从学习和知识上获得应有的能力提升呢?眼光和见识自然也就无从开阔。最终注定将会一事无成,人生道路黯然失色了。

第四个不该放纵的就是:在行为习惯方面的放纵

对于孩子养成的一些错误行为习惯,很多家长也往往容忍和纵容,从而助长了孩子们邪恶习性的形成。

比如有些孩子表现出撒谎习惯或是偷盗习惯,但家长们却对此放任视之,无动于衷;再比如孩子们玩世不恭、对长辈无礼,家长也只是置之一笑,认为这是小孩子顽皮的表现。

这种错误的纵容做法,无疑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堕落的品格和习惯。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将这些恶习视为理所当然,而无暇自拔。从小缺乏了品德操守的约束,孩子将来的一生便只能飘飘荡荡,永无作为。

这就是家长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应该放纵的4件事情。一旦在这几个方面疏于管教,无视孩子的过错和恶习,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品行定将一错再错,堕落无可救药。

到那时,孩子们便已经失去了一切的美好前景,任何努力都已经无济于事。你终有一天会为他们的堕落而感到痛心疾首,悔恨不已。所以趁现在孩子们还在可塑之年,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端正恶习,主导良好习惯,以免贻误了他们的一生。

教育孩子不该”严”字当头

从上面罗列出来的这些放纵做法,相信大家应该也都有一些体会。因为我们身边的确有太多家长正在犯着这样的错误。

他们对孩子的一切过错和恶习视而不见,从不加以纠正和裁夺。更有甚者,竟然将这些不当行为当作孩子们天性使然,干脆放任自流。久而久之,败家子自然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无疑是一种极为错误和有害的教育态度。而产生这种态度,根源就在于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必要的积极耐心,存在着诸多侥幸心理。

比如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现在还小,等长大后自然就会懂事了;再比如有些家长则是存在着侥幸心理,放任孩子现在的放纵行为,期望长大后能自己改正过来。

而这种侥幸心理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一种家长的内疚心理在内化影响了。一些家长长期忙于工作或娱乐生活,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因而对孩子纵容放任,是一种无奈之举。

诚然,严格管教孩子确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家长们长期的付出和关注才能实现。但与此同时,如果一味纵容,放任自流,孩子们的成长只会走向死胡同,前景必然就被葬送了。

所以,家长们还是应该扬弃侥幸心理,立足当下,耐心教育孩子,抓住他们这个可塑之年。对于孩子的不当行为,切忌轻易放任,更不能视而不见。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用恰当态度及时做出纠正。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孩子”严加管教”,或是将他们关在”象牙塔”之中,那样做也是不当的。关键是要让孩子们在一定自由度之下,主动接受家长的引导和约束,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学会用耐心、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给予适度引导;行为的逐一端倪,给予理性约束。让孩子们在肯定和否定中,渐渐扬弃了错误的习性。

同时,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言行示范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榜样。无论是在生活习惯还是行为操守上,家长都要为孩子们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唯有如此,孩子们才能在这个良性模范中得到正确的引导,最终形成健康积极的个性品行。

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纠正习惯并非一件朝夕之功,需要家长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引导。每一分耐心都是在为孩子的明天而努力,每一次无怨无悔的付出,都将最终化作孩子人生的精彩华章。

尊重孩子,但更要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两句话总结”不该放纵的四大误区”:一是让孩子们养成了游戏、熬夜、逃课等不良习惯;二是放任了孩子们行为品德的堕落。

这两大误区无疑都将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当务之急就是要纠正这些错误,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

首先,我们应当给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很多时候,孩子们形成不良习惯和品行,其根源就在于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疼爱。所以家长们要主动关心孩子的想法和内心世界,用爱心来疏导他们心中的烦恼。

其次,还要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健康的发展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既可以尽情展现天性,也能在规矩的约束下慢慢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千万不要把他们关在象牙塔之中,那只会让孩子们更加反骨。

再次,家长们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生活和行为模范。我们做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和习惯养成。所以自己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自然也很难要求孩子们刻苦努力。

最后还要加强家校的联系,让老师们也参与进来共同引导孩子的成长。毕竟孩子一周大半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家校携手,孩子一定会得到全方位的正确引导。

总之,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而不是一味的纵容和放任,那样只会让孩子们渐渐堕落,最终走向人生的绝路。

希望家长们都能珍惜这个塑造孩子的宝贵机会,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导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成就出无愧于天地的精彩人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3928.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