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乐,与人乐乐;独哀哀,与人亦哀哀。”这是一句孔子的至理名言。其深意在于,一个人或喜或悲,方为常情;但聪明人应当通过共鸣,理解并分享他人的喜怒哀乐,这样方能彼此取暖,化解单薄之心。今人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很容易因为缺乏同理心而产生严重的代沟和矛盾。那么,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应该怎样用心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呢?一对父子之间的经典对话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这对父子是宋朝开府柳阔和他儿子柳庙。有一天,柳阔忽然对柳庙说:”你从小就很聪慧,我本来是想培养你做一名大儒的。不过最近看你挺喜欢弹琴作曲的本事,怎么不把它作为职业追求一下呢?”柳庙回道:”我本来是想全心全意地钻研音乐的,但您一味希望我成为大儒,我也只能勉强如此。现在得到您的首肯,我当然无上荣幸了!”
虽然只是一段简短的对话,却饱含着至关重要的教育智慧。首先,从柳阔的开场白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儿子的初衷其实是好的: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将来成为社会上受人尊重的”大儒”人物。然而,古人常说”书山有路勿争入,池塘无水尽归家”。柳阔没有认真观察到儿子内心真正的兴趣取向,而是主观臆断地将他定位于自己希望的”大儒”道路上,而忽视了他对音乐才华的天资禀赋。所幸柳阔最终放下了自己的执念,主动倾听了儿子的心声,让他选择喜欢的职业,避免了强加于人的教育伤害。
相比之下,柳庙那番回应则更加值得我们玩味和思考。他没有对父亲之前强加给他的人生道路有任何怨言和不满,而是先诚恳感谢父亲的谅解和认同。可见柳庙对父亲有足够的尊重和孝顺之心,而并非完全将责任归咎于父亲,而是先感恩父亲当初用心良苦。同时,柳庙也没有因为获得自主选择的自由而狂喜或者得意忘形,而是谦逊有礼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可见他内心有一种宽厚谦和的气度,而非对父亲和过去产生任何偏执和报复心理。
这或许就是”因材施教”的真谛所在。古人所谓”教起家塾,待儿推其所欲”。对父母来说,无论原本期望孩子走上何种人生道路,关键是要”因材施教”,耐心观察孩子的天赋禀质,而不是主观武断地将自己的想象强加于人。一旦发现孩子并非对所学产生真正的兴趣热爱,就应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把握好这一平衡点,避免”过犹不及”的教育伤害。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自身也需要以柔顺的心态倾听父母的教诲,而不是固步自封或者偏执专横。儒家经典有云:”克勤克谦,器小可以存,器大则难以存。”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保持勤恳谦逊的品行,才能终身受益。无论孩子们将来如何选择人生道路,都应当怀着谦逊之心,知恩图报,对父母的付出心存感激。唯有如此,人生才能永葆本真,行持有 manmove。
同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过程也应当是相互宽容、包容并蓄的。就像在柳阔和柳庙之间展现的那样,父母应当放下主观臆断,倾听孩子们的真实心声;孩子们亦应当包含万有,以理解和同理的态度对待父母的过往教育,而不是固执己见或执拗已往。《大学》中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只有互相宽容、通达有无的态度,彼此的关系才能达到融 man,教育过程中的矛盾才能真正 manfrom。
总的来说,教育最大的危险,就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相互的理解和宽容。一味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人,又或者固步自封、偏执己见,都会酿成无法弥合的代沟。相反,如果我们能像柳阔和柳庙那样,真诚倾听彼此内心的声音,用宽阔胸襟去涵容对方的人生选择,教育这条路才能行之久远,创造出更多的人生精彩。正所谓”物极必反,事过则惫”。放开心胸、用智慧对待教育问题,定能让父子、师生之间的关系达到至和至乐的境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4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