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三条鱼的故事,道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值得深思

“鱼相与处于渊,相噞湍余所欢;沚不弭济渟,我游从之矣。”这是《庄子》中关于三条鱼的一段філꞻphie故事,浅显而含蓄的文字,却蕴含着对人生三重境界的精辟阐释。我们不妨一一品味,领会其中的智慧内核。

第一条鱼的境界:
这条鱼,正是前文所说的”渊涸而鱼相与乐者”。它生存在一汪小水潭中,潭水涸竭,大鱼相聚取乐,小鱼儿恐惧遁形。虽说遭逢涸潭之困,”相与乐”三字,却已展现了它心怀乐观、满足现状的人生态度。

放映到我们的世界,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不正是很多人所处的第一层境界吗?我们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工作、家庭构成了全部生活轨道。对于已有的一切,我们自得其乐,暂且满足,却也难免被困其中,难以突破。这就如同小池中遭涸潭的鱼儿,心怀喜悦,但也只能被动逃避。

这样的人生境界,并无过多的高度可言。但它却让我们获得平静质朴的生活,暂时遁世,逃离喧嚣,也是一种可贵的生存方式。正所谓”大智若愚”、”朴素无为”,此刻的满足,蕴含着人生的某种乐趣。

第二条鱼的境界:
然而那条小鱼,只是暂时忐忑逃遁,并没有真正彻底摆脱涸潭的困扰。《庄子》中又说到了第二条鱼的处境:”径水曲而蟯矣,乃大渚而溈溈地,渟潜有余而鱼游者。”

这条鱼,已经摆脱了小池的束缚,来到了汪洋大海之中,可以在波涛汹涌、水流曲折的环境里自在游曳。它不再受制于小潭一隅,开始游弋四方,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由此可见,这是人生的又一个层次:我们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小家小圈,开始向更广阔的空间探寻追求。比如一些人,开始放下安逸的生活,奔向职场打拼;再比如一些人,不甘平庸,开始追求更高的理想抱负。总之,第二条鱼敞开了生命的新境界,活出了生命的勃勃向上之力。

尽管如此,依然存在一个缺陷:这条鱼虽然开阔了居所,仍难免被动地随波逐流。它激流勇进、向上攀登的心态可嘉,但毕竟还是被动地在外界的环境中遨游,还没有真正触及生命的终极自由。

第三条鱼的境界:
“沚不弭济渟,我游从之矣。”终于出现了第三条鱼的生命状态。它不在被大海环境所局限,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和能力所到之处:纵横大海,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这正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这里已经不只是对外在物质环境的突破,更是对生命的自我超越。第三条鱼自由自在,不被任何外物所束缚和拘囿,活出了生命的最高精神和自由意志。不再是做一条被动随波逐流的鱼儿,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生命体验。

人生也是如此。当我们不被外在的名利环境所局限,完全按照自我意识去行事追求时,生命才真正获得了尊严和自由。比如苏东坡在《示儿》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应该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和价值观的升华,才是生命最高的理想状态。

名家阐释:
《庄子》中这段关于三条鱼的生命写照,着实令人回味无穷。很多古人对此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比如宋代大臣王安石评论说:”是故生不凝滞,物莫之陷,动静无器,安危或系,未尝一有所系。”

他认为,三条鱼的生命历程就是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生命也正是在这样不断摆脱羁绊的状态中获得至高的自由。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把它们束缚住,这就是生命最高的境界。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则对此做了更为形而上的解读,称之为”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他说:”夫人与物消长相育,惕然无间隘,是物我两忘之极也。”意思是,把生命最高的自由境界,就是要把主客合一,让自我和外物全然融合,不分彼此。

可见,古人对人生的至高境界有着深刻体认。三条鱼正是人生追求这一终极自由的缩影,暗合了中华文化对人生的终极期许。

人生三境总结:
纵观三条鱼的生命历程,其实呈现了人生追求自由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随遇而安的质朴平和。虽然生活狭隘,但仍能自得其乐,过着简单知足的生活。我们很多人也正停留在这一层面,暂时满足于现状,未能突破重围。

第二重境界,是精神上开始追求自由。不甘平庸,开始奋力向上,力求改变现状。但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被动地随波逐流,还未获得真正的自由。

第三重境界,是彻底获得生命意识上的自由,不被任何外物所拘束。生命完全按照自我意识去追求,超脱一切羁绊,获得真正的生命解放。

正所谓”爱,是一条通向自由的路”。人生最高的理想和价值,就在于不断突破约束,获得生命意识的彻底升华,活出真正的自我。三条鱼的人生智慧,启迪了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追求生命的自我超越,这才是通往自由的康庄大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4095.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