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逸民多于仕”。古人早就发现,与其消耗精力去谋取名利,不如静心修身,达到心灵的富足。如今物质条件虽然改善许多,但当代人的内心却反而更加贫乏。想要真正富足,还需从小事入手,滋养自我,才是上策。
一、读书常怀敬畏之心
古训有云:”进思尽矣,退思吃斯意。”读万卷书时,我们要做到常怀敬畏之心,从中汲取知识的同时,也要审视自我的缺陷,时刻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
当你打开一本书,内心不应该是对自身见解的肯定和自我感觉良好,而应该先怀着一颗空杯心态,对待书中的知识。甚至于对着现存的任何知识,都要有质疑的思维,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正所谓”孰怀哉?天下之君子质乎已矣”,君子永远对自己的知识保持审视和质疑。
曾国藩在家书中也曾教诲子女:”读书无穷期。”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决不能自满自足。而一旦有了那种对已知的知识足够自信,不再进取的想法,那就真的意味着可悲的”虚度年年”了。
要想真正从读书中滋养自我,就必须时时怀着敬畏和质疑的心态,保持对知识的渴求和敏锐的求知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阅读中不断增长见识,滋养自己的心智,使之强大而有活力。
二、亲近自然心胸自开
“古人有重阙,因山阳之禽,将心象山阳”。古人虽然生活在闹市,却也能靠亲近自然来放松心智,使心胸开阔。在当今城市生活的种种压力之下,我们就更应该时常接近大自然,从中汲取力量和慰藉。
登高望远,可以让我们从视野上超越尘世的狭隘;亲近群山,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如云卷云舒般自由开放。与花草树木为伴,我们不知不觉就会被这种天生富足的生命力感染,忘却了生活的烦恼,也感受到了宇宙的丰富和生机勃勃。
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闲自在,莫不源于他对大自然那份由衷的热爱。苏东坡也曾对着清溪流水写下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寄托了他与自然朗然的真挚情感。
所以,无论生活在何处,我们都应当抽空亲近大自然,让心胸和思想都得以开放。那种生生不息的自然活力,必将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令我们重新富足起来。离开了世俗的束缚与压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富养自己。
三、温故知新品味人生
“温故知新”是古人的至理名言。我们每个人不论阅历如何,都应该经常反思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智慧,才能使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断精进,变得更加富足。
尤其是在阅历渐丰的时候,我们就更应该抽时间静下心来思索前尘往事,从中汲取营养。那些经验和教训都是自我成长和丰富人生的养分,要加以珍视和消化,方能汲取其中的精华而更有智慧。
就如当年老子所说的那样:”吾非古之传有馀,师也。”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沉淀和积累而不断变富足起来的,这种源源不断的力量来自于对过往的温故知新和总结。每一次总结过去的得失,都将使我们更加睿智,拥有更多的人生智慧。
更为重要的是,温故知新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思索,更要兼顾对新事物的渴求和探索。不断学习和尝试,丰富自己的经历和阅历,才能使自己保持无限的生机和富足。这也正如陶渊明所云:”采于阡陌,徙于薮泽。自无适俗流,质故无伐柯。”只有心怀博大,与陈故习气保持适当的距离,我们的人生才能如活水常流,不曾干涸。
四、常思常新保持好奇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古训教导我们要养成好学勤思的习惯,时刻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唯有如此,我们的生命才能时刻活力充沛,内在才能持续富足起来。
生活中往往存在着太多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比如一阵微风轻抚树梢,一朵小花的冉冉绽放,一片树叶在空中盘旋飞舞……世间万物本就如此丰富多彩,但是如果我们总是浑浑噩噩,就会与这些鲜活的事物失去联系,心智就会变得干枯清贫。
所以我们要以一颗学童般的单纯好奇心去观察和思索周围的事物,无论大小都不放过,这些生机正是滋养我们心智的养分。越是这样,我们就越能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多姿,与世界保持连接,内在也就越发富足了。
《围炉夜话》中就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位年轻学子将一壶滚烫的开水装进盆中,当中的水雾袅袅上升时,他便冥思苦想水雾为何直上而行。最终他终于悟出了真理。这种直白纯朴的好奇心和思索精神,正是奔富的不竭源泉。
“虚则亨通,小曲则尽”。古人对于保持一颗充满好奇心并善于思索的心智态度给予了最高评价。因为唯有这样,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如沐春风,心灵永远富足充实。相反,如果丧失了这种质朴的好奇心和思索欲望,我们就会日渐贫瘠干枯下去。
富养自己,并非要等待拥有了丰厚的物质条件,反而更应当从精神层面着手。读书、亲近自然、温故知新、好奇思索,正是通往心灵富足的四条途径。只要我们从小事入手,就一定能在生活中获得无穷的滋养,内心自然就能渐渐丰富起来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