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99%靠社会的千刀万剐

生而为人,谁都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善良正直、明理睿智的好人。但要想真正觉醒并践行这种人生理想,绝非易事。有人说:”人的觉醒1%靠别人的点拨,但99%则靠社会的亲身体验和磨砺。”这句话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人生真理。

一、1%点拨:来自长辈的教诲

我们每个人在幼年时期,都曾受益于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他们用自身的操守和学识,将做人的基本道理灌输给了我们,让我们在人生起步时就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

比如父亲常常教导我们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劳务实;母亲则时常叮嘱我们要勤俭节约、宽厚待人、善良谦逊。这些看似简单的人生箴言,却是源自他们对传统美德的坚守,以及对社会道德的遵从。

当然,更加高级一些的人文主张与哲学理念,也会偶尔通过长辈的口传而传递给我们。比如要坚持道德操守、追求自由平等、敬畏天地万物等等。这些点拨性的启蒙,让我们对人生的大道理有了一个基本认知,为后来的觉醒打下了种子。

所以说,长辈们的谆谆教诲是我们觉醒的1%开端,让我们从一开始就汲取了做人的基本理念和道德底线。正所谓”培根植蒂,淳淳乎其天默”。但这仅仅是个开端,更大的觉醒还需要靠我们在社会的历练。

二、99%历练:人生路上的荆棘陷阱

说到99%的社会历练,首先就是要提到一个人初入社会时所面临的种种陷阱和荆棘。这个阶段堪称是人生觉醒和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会对人产生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一开始,我们会被社会上种种诱惑和糖衣炮弹所冲昏了头脑。比如金钱的诱惑、虚荣的诱惑、肉欲的诱惑等等,它们都有可能让我们迷失方向,忘记了初心和做人本分。很多人在这一阶段就卷入了犯罪或邪恶的深渊,完全堕落了。

即便是那些幸存下来的人,也会在这个阶段受到无数的挫折和打击。比如做事受阻、理想落空、朋友欺骗等等,这些都会让我们产生极大的痛苦和怀疑。正如那句话所说的:”谁都会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为生活所迫。”

这些人生历练犹如一把把铁锤在砸我们的灵魂,但却也是我们觉醒的关键一步。它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品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了解了现实社会的险恶。只有在这个阶段,我们才能真正树立起维护正义良知的决心和魄力。

三、磨砺品性:历练出高尚操守

在社会的这种磨砺下,许多人虽然暂时失意和动摇,但却也慢慢觉醒了内心的正气和操守。他们开始在挫折中总结自己人生的方向,反思做人的原则,努力修正自己的缺陷和错误。

比如有人摆脱了金钱的诱惑,做回了一个廉洁奉公的人;又或者有人从虚荣的泥潭中解脱出来,重新追求了内在的人生价值;还有的人则克服了肉欲的诱惑,彻底放下了那些龌龊的嗜好……

历经这些磨砺,他们终于褪尽了那些累累铅华,并且在社会这把”酸刀”下重塑了自己高尚的操守。这种痛苦的觉醒过程,让他们彻底明白了什么是真正应该追求的人生目标。

四、镇定自若:无惧世俗骂名

在觉醒的道路上,世俗的骂名和指责往往是无法避免的。但一个真正觉醒的人,就必须要做到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才能继续自己的人生理想。

比如蔡澍在官场上直抒己见、秉持操守,便遭到了人们的非议和讥讽。但他依然镇定自若,从不理会那些恶言相向,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后世有诗加以颂扬:”舞罢冲寒新月空,羸陋群丑并拾眄。吏斗还乡烘野色,胄至贪身存不同。”

再如常遇春,这个当年活跃于两宋的著名诗人,也曾因为自己的高洁品行而备受世人诽谤。但他却泰然自若,称:”吾不惭世之所云,岂有愧而鄙声哉?”即便受尽诋毁,他的襟怀依旧高尚如故,因为内心已了无愧疚,亦无觉醒的动摇。

历史上这样的先贤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在社会的种种诽谤与质疑中保持了内心的高度,坚定了自己的操守,最终成为真正完成了人生觉醒的贤达。这种视而不见骂名的能力,正源于他们经历的艰难历练,早已浸淫了大智大勇。

五、活到老学到老,不断修正

即便是已经完成了人生觉醒的先哲,也还是要活到老学到老,时时保持谦逊之心,不断修正自己的缺陷和观念。因为真理和道德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符合”格物致知”的人生理想。

孔子就是很好的典范。尽管他一生都致力于教化人们做人的道理,但他自己依然时刻保持着学习和修正的态度。”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恕疵”就是他对自己的真实写照。尽管已是一代大儒,孔夫子仍然不骄不躁,谦逊有礼,努力充实自己。

庄子更是将这份谦逊发扬光大。他在《庄子?外篇》中说:”吾学无六,六无惫矣。”足见他时刻处于一种谦逊未得的状态,对自己永不自满,长期求学探索。正因为有了这份精神,他才能创造出了那么多发人深省的智慧理论。

如果连先贤都如此谦逊和勤奋,我们就更应当保持这份谦卑好学的操守。无论我们经历了多少社会历练,都不应自以为已经完全觉醒,还需要时时修正、更新自己,才能与真理相符,走得更远。正所谓”涌乎醉言,至乎狂棹”。

六、立足本分,奉献社会

人生最高的觉醒就是要立足本分,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奉献社会、裨益大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完全觉醒之人的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只是”私儒”而已。

范仲淹就是一位将个人觉醒与社会责任完美结合的先贤。他上书呼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真正以身作则,竭尽全力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甚至在临终前,仍不忘著述《岳阳楼记》等社论,希望能为后世人立下正确的人生导向。

这种精神几乎成为了士人仕宦的准则。后来的文天祥、王安石、苏洵等等,无不都是将个人觉醒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为国为民尽心竭力。他们的精神,时时滋润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完整觉醒者的样子。

我们每个人也要以此为榜样,努力在个人觉醒的基础上,回报社会、造福人群。作为知识分子和公民,只有这样,我们的觉醒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和意义。古人常说”得之于身,反之于物”,只有做到这一步,我们才能真正与万物合一,完成自己的觉醒之路。

总之,一个人的真正觉醒,虽然最初只有1%来自于别人的点拨,但99%则需要靠社会的亲身锻造。这个过程或许艰辛而漫长,充满着挣扎和磨炼。但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完全觉醒,拥有高尚品质,并为社会大众多所贡献。这就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理想人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4106.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