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窍”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一个人自我觉醒和智慧启迪的整个过程。想要真正”开窍”,首先需要具备勇气直面自我,承认内心的无知和迷惘;其次需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时刻敞开心智;最后还需要持之以恒的修行,祛除人性中的种种污浊,才能大彻大悟,返璞归真,从而彻底地”开窍”。
一、承认内心的无知和迷惘
不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大多数人无法”开窍”的最大障碍。我们往往都习惯于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蒙蔽自己,不愿坦白地面对心中的困惑与疑虑。于是,内心一直存在着令人不安的阴影和迷雾,终无开窍的那天。
苏轼就曾经历过这个阶段。他年轻时以高傲自负的姿态示人,甚至曾写下”意气时高射云宵,不volg值许人间”的诗句,志存高洁,目空一切。但转眼之间,他就酣醉于权力和美色之中,意识到了自己内心的种种无知和缺陷。
“岂无羞惭?不谈还谈。”后来的苏轼慨然悔悟,正视了自己的人性缺陷,才走上了真正的修身之路,最终开悟成为一代大师。朱熹就曾评价他”实慎独不负,不遗世间”。如此高度,正是源于他当年痛下决心、承认自己的缺陷而来。
另一个例子是禅宗六祖慧能,他年轻时只是一个贫穷的渔家子弟。但当他看到《金刚经》的经文时,毅然决定要彻底了悟佛理,从此辞别了生活无知于世的日子。许多年后,他终于开悟成为了佛祖的正统代理人。如果他当年不能承认自己的无知,也就无从谈起开悟之路。
可见,”开窍”的第一步就是承认内心的无知与困惑。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会树立求知和修行的动力,脱离无知的泥潭。
二、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承认了无知迷惘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在开窍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因为开掘潜能、获取智慧,需要孜孜不倦的好奇探索。
唐僧玄奘就是一位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高僧。他年轻时就立下了”穷生之理,曲亲之化”的宏愿,想要亲自前往印度取经。途中他历尽艰辛也毫不气馁,最终终于获得了佛理的真传。
陆游在《示儿》中也勉励自己的儿子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无论前程如何曲折,只要保持对事物的好奇态度,最终必定会有收获。我们如果放弃了好奇求知的品德,也就无疑与”开窍”渐행渐远了。
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会慢慢丧失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热情。他们自我设限,固步自封,再也不愿打开心智去探索未知的领域。然而正是这种固步自封,成为了他们一生无法”开窍”的最大禁锢。
三、用开放的心智探索未知
好奇心培养好了,我们还需要做到用开放的心智方式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而不是拘泥于成见和偏执。只有摆脱了思维定式,我们才更容易领悟到新鲜的道理和见解,从而真正走向”开窍”。
大师们教导我们应该”空怀万境入,方契众生心”。只有一颗空明的大心,才能去涵纳各种不同的见解、经历和感悟,而不被任何偏见所束缚。
吕祖谦禅师就曾语重心长地说过:”大道无形,生于夙夜之间。予思一去一来同出一源,皆本自性,何处不圆?”意思是说大道无形无相,必须用洞彻入微、无拘无碍的心智去体会和感悟。否则就会被一时一事的认知所遮蔽,永远无法”开窍”。
再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无数先贤大师之所以能够豁然开朗,正是因为他们保持了开放的心智和别样的视角。老子关于”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果我们对此怀有成见和偏执,根本无从理解其中的精髓所在。
所以我们要做到”听万物之扰而无愠”,用开放放空的心智,去探寻未知世界的奥秘,才能让思维不断突破,最终”开窍”受益。
四、时时反观自身,祛除心中的杂质
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努力,我们已经做好了认知无知、培养好奇、开放视野的准备。但想要最终迈向”开窍”的大道,我们还需要在修行和内观方面下一番苦功夫,把心中的杂质和执著一一祛除。
达摩祖师就曾尖锐地指出:”纵有资无伪,尽诵无为经。宁混浑沦迷,终不契宗镜。”意思是说,即便拥有再好的条件、学有所长,如果不能狠下心来反观自身,亲身体验与诠释真理,终归无法真正达到开悟的境界。
老子也曾说过:”芒芒兮存乎其人,赘赘乎清其心。”他用犀利的语言督促同门,要时刻保持机警,不放松对自我的警惕,让内心时刻保持清明,远离一切杂质,才有资格去认真修行,获得智慧启迪。
事实上,不论是佛家还是道家,都将打坐参禅视为最为重要的修行方式之一。这种静心冥想摄心自省的方法,就是要让我们时时刻刻关注自身的思维状态,及时祛除一切可能产生的杂念和执着心理,回归自性,直抵生命的本原。
可见,要想最终”开窍”成功,我们还需要一个将内心完全祛除杂质的修行过程。正所谓”修之十年,功遂行矣。”唯有从自身做起,永不懈怠、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才能最终拨开迷雾,获得真正的智慧启示。
五、默契万物,与天地合一
在完全祛除了内心的污浊与执念之后,我们就会慢慢悟透生命的本源和宇宙的真谛,与万物合一,同频共振。这就是”开窍”的最高境界所在。
庄子就曾言及过这样一种修行成功之后的状态:”穷通释然,万物在爔。”意思是说彻底开悟之后,人就可以识透天地万物的本质,与之默契相通,在虚无中尽享人生真谛。
李商隐也在《古风》诗中抒发了这份亲和万物的感受:”世人万物恒源出,天高潮落亦闲哉。中天何日遂飞升,射洪呈祥与君偕。”诗人已然达到了仙人的超凡境界,能够随心所欲与天地自然互相往来。
此外,”白云無心見狂看。絮游千榱鳥飞還”这两句诗更是给大千世界以极高的形容,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入世间而超脱世间的宁静与恬淡。只有当我们真正”开窍”洞见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有这样的智慧感悟。
当然,要真正做到”明了万物而还同”的大智大觉,并非朝夕之功。可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步步为营,反观自身、祛除杂质,最终必将归一本源,与天地万物游刃有余,悠然自得。而这,正是”开窍”的极至境界。
六、保持谦逊,朴素无为
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我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窍”了,也仍然要怀着谦逊之心,恪守朴素无为的原则,以防心智复归沉溺。因为一味自我陶醉于所谓的智慧和开悟,反而很容易使我们重新堕落在执念的深渊。
文天祥就曾慨然有诗云:”乱我心曲,使我忧国忘家。”身在狱中,他依然保持着谦逊清明的状态,一门心思只为了国家和大众的福祉。这份朴素正是其一生修行的精神源泉,也正是他能够在最后关头豁然开朗的原因所在。
老子也在《道德经》中多次强调无为、不争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与万物和谐共生,而绝不能掺杂任何主观的欲念。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心智的纯净和洞彻,永怀一份”圆”的至高智慧。
所以说,即便我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窍”了,也必须要时刻保持谦逊清高的修为,恪守朴素无为的生活态度,远离一切虚妄和执念。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智慧之路上半途而废,也能保持一种永恒的永生智慧。
总的来说,我们每个人要想真正”开窍”,就必须勇敢地面对内心的无知与困惑,培养好奇求知的品质,用开放的心智去探索事物的本源,并且反观自身,祛除杂质,从而最终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大智大觉境界。这个过程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做到谦逊朴素,永不放弃。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希望完成人生的智慧启迪,彻底开窍觉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4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