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断舍离叫:整理自己

在当下这个物质极度丰裕的社会,我们很多人都沉浸于囤积和占有欲望之中,生活渐渐被各种杂物所笼罩。然而,精神上的空虚和焦躁感却一直无法消除,反倒愈演愈烈。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省悟:原来最重要的断舍离,并不是简单地把东西扔掉,而是从内心整理自己、剥离生命的负担和枷锁。

一、内外交困 :拥抱断舍离也是出于无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人早就体会到,唯有断舍离、返璞归真,方能使心灵获得至净至清的觉醒。但现代人为什么会渐渐背离这一智慧,却陷入无尽的占有和囤积狂潮之中呢?

其实这是一种被迫的选择。在生活压力和物质诱惑的双重夹击下,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在遭受煎熬。一方面要面对外在环境的竞争,时时提心吊胆;另一方面我们又被物欲横流的商业广告蛊惑,无法自拔。结果就是内心积郁无措,外在也囤积了无数无谓的杂物。

有人总结说,现代人之所以囤积成性,完全是出于内心恐慌的一种自我保护,想把稀缺和不确定性留存下来。可实际上,随着我们无休止地囤积占有,内心已变得愈加拥挤无措了。这就是断舍离派生的根源所在。

所以现在我们提倡断舍离,说到底也是一种无奈。因为长期囤积的结果,不仅让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极其拥挤,更让内心世界愈加雾霾弥漫。为了重新获得活力,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从内到外全方位实现断舍离了。

二、物品现象反映出根源在于内心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把断舍离理解为了结掉一些多余的物品,整理生活环境。这固然是重要的一环,但真正决定性的,还是要从内心进行一次猛烈的收拾清理。因为事物的核心永远在于我们内心的认知和态度,外在的行为和结果都只是一个表象而已。

比如身边很多人家中囤积了无数杂物,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内心有着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如果仅仅整理掉家中多余的积压,暂时会让生活空间干净一些,但没多久又会囤积如故,甚至更加严重。除非我们从内心上完全砍伐掉那种疯狂占有和不舍心理,否则外在行为的断舍离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再看那些成天物品满地狼藉的人,他们之所以如此邋遢和不堪,也不是因为会自动生产垃圾,完全是一种内心上散漫放纵的态度使然。如果他们能够从内心清理好自己的习惯,定期打扫整顿家园,自然就能生活在一个有序整洁的环境了。

有人将这种内外互现的关系总结为”身心如一”。意思是说,我们外在的行为和习惯,完全是由内心的观念和态度所决定的。所以,断舍离永远不可能是单纯简单地扔掉物品那么简单,它的关键在于要做到”当时所求,内外如新”。

三、内心囤积巨大压力,更应勇于断舍离

我们追求断舍离,除了为了摆脱对生活空间的压迫,更重要的是要剖析心灵上的累赘干扰,剔除那些内心长期囤积的巨大压力。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获得空灵自在的体验,重新开放更广阔的生命视野。

反观身边很多人,之所以内心焦躁抑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囤积了太多的生活、事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了。他们把压力和负担一股脑儿全部扛在心上,无怪乎感到愈加透不过气。

比如前些年,我就曾经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徘徊,时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工作任务从未间断过,每天都是高强度的状态;另一方面家庭生活也常常会遭遇一些棘手问题。这些压力在内心慢慢累积,我渐渐觉得精神开始力不从心,生活的乐趣也所剩无几。

直到有一天,我猛然意识到:原来最大的压力和束缚,根本就来自于内心囤积的那部分。为了重新释放活力,我开始尝试把那些压力一件件卸下来,学会放下工作时的烦恼、家庭中的阻碍,真正做到了”断舍离”自己内心的戾气。

四、摒弃重negative 装,减轻内心重负

现代生活除了各种压力,我们的内心更会长期囤积各种矫饰和伪装。毕竟处于社会环境中,我们难免要时时顾及面子和外在评价,因而披上了各式各样的伪装外衣。然而,这种习惯性的自我包装才是让我们透不过气的根源所在。

如果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自己内心不知不觉囤积了多少负面的情绪和习气。比如做人时常谨小慎微、拘谨畏缩,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惹人非议;在社交场合也会刻意伪装自己,回避真实的想法;甚至在家中,我们也会矫揉造作,勉强维持一个所谓”正能量”的形象。

所有这些重重伪装和矫饰,无疑都会让我们的内心越来越拥挤,精神越来越透不过气来。一旦我们的真实想法和本性被压抑太久,就极易内疚自责、情绪失常。更可怕的是,长此以往,我们会完全忘记真实的自己是怎样的模样。

所以,断舍离自己的一个重点也在于,彻底摒弃内心那些矫揉造作的重 characteristic,还自己一个本真的面目。不要总是担心被人看扁,刻意做作一些违背本性的事;不要过于在意社会评判的目光,而时时矫正自己的行为习惯。

保持内心的纯正本色,才是一种真正的生活智慧。有人说得好:”一个人越淳朴纯粹,他就越不会压抑自己的内心思想。”学会直率表达自己,断舍离内心的伪装重负,生命自然就能重新焕发光彩了。

五、 quicken 决断力,划清生命的前景

再说,我们为了做到真正断舍离自身,更须培养一股坚毅果断、勇于取舍的决断力。因为没有这股洒脱的勇气,即便想断舍离内心的包袱,也难免会徘徊不前而束手无策。

具体来说,我们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囤积和占有的习惯并不会为生命带来实质上的快乐和充实感。那些被我们视为重要的东西,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因此,我们要勇于划清生命的前景,将真正应该被舍弃的人和事一一斩断。

同时,这种决断力也应该体现在勇于面对人生的诸多焦虑和恐慌心理上。我们往往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抓牢一些事物或情节不放,就能获得安全感和心理平衡。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些我们视为重要的东西,随时随地都可能会丢失。

因此,与其憎恨、恐惧和拒绝生命中的变迁,不如从内心培养一种果断和坚毅的勇气,积极应对和面对人生的曲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释然,断舍离那些令内心困扰的负累。

有人曾这样劝诫过我们:”世间唯有断舍离,方克自在。一朝不舍,万劫皆羁。”这句话的深意正是激励我们要有坚定的决心,不让内心遭到任何束缚和困扰,才是人生的通衢所在。

六、大智若愚,无欲无求万事皆休

断舍离内心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要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大智若愚的状态。所谓大智若愚,就是不被世俗的任何事物所束缚,不被任何欲望所牵连,心中彻底释然,达到一种清净自在的生命体验。

试想,如果我们从内心就不再有任何占有和索求,又怎会被一些事物所困扰和羁绊呢?所有的生命枷锁和重负,都只不过是我们内心的贪婪和欲壑使然。一旦放下心中的贪求,不让任何欲念缠绕我们,自然就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断舍离和超然了。

元晓圆明楷书就曾这样赞叹道:”其中有大乘空,外无纤毫相。”我们要做到内心的无欲无求,而不被任何事物的相貌所牵连,方能做到大彻大悟,彻底摆脱重负的困扰。

当然,现代人要做到这一点确实很不容易。毕竟我们从生下来就被灌输了许多现世的观念,时时刻刻都被一些功利主义的欲望所裹挟。要想做到内心的彻底空明断舍离,我们就必须时时刻刻警惕欲念的侵扰,用修养的功夫来锤炼内心。

有人说得好:”物我两忘,方为安乐;舍去万缘,方见天真。”只有我们能够做到大智若愚,忘我于物、物我两空的超然境界,方能真正断舍离内心的重负,获得生命的彻底解脱和自在。

总之,内心的断舍离才是真正的断舍离。与其把它仅仅理解为简单清理收纳杂物,倒不如先从根源入手,断舍离长期囤积在内心的各种压力、负担和欲壑,才能使生命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当我们内心不再被任何事物所系缚和拖累,方能做到超然物外、洒脱大智若愚的生命状态。届时,生活会变得纯朴单纯而又充满勃勃向善的精神动力,让我们得以在开阔的天地中自在逍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5393.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