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讨厌姑姑来我家”,6岁孩子的一句话,反映出很多家庭的问题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每天都要面对来自家庭各种背景的孩子们。有的孩子幸福快乐,有的则饱受家庭矛盾的困扰。而近日,一位6岁的学生小明对我说了一句发自内心的实话:”老师,我最讨厌我姑姑来我家了。”孩子这一番稚嫩的抱怨,让我意识到了一个现实问题:在太多家庭里,长辈们的过多干预,往往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隐患。

小明是我的学生,他的家庭算是小康之家。父母都是体面的上班族,平时对小明也很用心呵护。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尽管家境不错,小明却总是显得闷闷不乐。

记得有一次上课,我正在讲台上激情洋溢地讲到一个英雄的故事。绝大多数孩子被深深地吸引着,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可就是小明,却百无聊赖地趴在课桌上,毫无专注之意。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走到他面前,拍拍桌子想把他唤醒。

孩子这才缓缓坐正身子,无精打采地望着我。我问他为何如此没精神,他迟疑了一下,突然用那双闪烁的眼睛盯着我,憋出一句惊人之语:”老师,我最讨厌我姑姑来我家了。”

孩子说出这番话后眼神黯淡,仿佛在述说一件让人感到无比压抑的事情。我先是一愣,没反应过来孩子为何忽然说起这个。在我的印象中,小明的姑姑是一位略显严厉但并不过分的长辈,平常对孩子也是关爱有加的。

考虑再三,我找了个课间时间,悄悄将小明叫到了办公室,想问个清楚。”小明啊,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那么讨厌你姑姑来家里吗?”孩子低头不作声,我便继续循循善诱:”是不是姑姑对你不好?还是说姑姑做错了什么?你尽管说,老师都听着呢。”

孩子依旧低头沉默不语,我正犯愁该如何让他敞开心扉时,他却突然抬起头,眼睛里噙满了泪水:”老师,我不是讨厌姑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讨厌姑姑来家里。可就是一看到姑姑,就觉得好烦,好像家里多了一个大家长在批评我们父母该怎么做怎么做。”

我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原来小明的烦恼出自长辈们过多的干涉。我继续安抚着孩子,让他从心里把话全都说出来。原来,小明的姑姑作为长辈,每次来家里都会对小明和父母们指手画脚,过多地对孩子的生活作息、学习等细节进行干预与批评。

哪怕是孩子喜欢的早餐吃什么,姑姑也会不打招呼地对父母评头论足。一些本应属于家长自己决定的小事,也被姑姑每每过问指责。尤其令小明感到郁闷的是,每次姑姑来了,爸爸妈妈就会立马摇身一变,顺从姑姑的”权威”,反过来对孩子严格要求。

在小朋友眼里,家人温暖和睦的氛围,转眼间就被姑姑带来的不快和干涉打扰了。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被长辈当做”非我族裔”般训斥的感觉。孩子诉说间,我看到那双单纯的眼睛里,满是无助和迷惘。

看着小明红红的眼圈,我突然感到非常心疼。孩子只是一个纯真无邪的小生命,却被夹在家人和长辈的矛盾中不知所措。这样的状态若是持续下去,孩子必将内心受损,甚至对长辈产生反感和恐惧。作为孩子们的老师,我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当下我就向小明保证,老师一定会想办法帮助他,让他摆脱姑姑的干涉之苦。下班后,我就联系上了小明的父母,把孩子的烦恼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没想到,父母二人听后也是一脸无奈和自责。

原来,小明父母早就意识到了姑姑对家庭的过度干预行为。然而作为小辈,他们一直没有勇气直面姑姑,只能选择听之任之、逆来顺受。可这样一来,矛盾不断积累,不仅让他们自己的生活饱受困扰,也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父母说到这里,不禁夫唱妇随地痛哭流涕。作为孩子的父母,他们竟连捍卫自己家庭权益的决心都没有,真是愧对孩子啊。幸好有我这个老师的点拨,他们才终于下定决心,要为了孩子好,勇敢地向姑姑划清界限。

从那以后,小明家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每当姑姑前来时,小明的父母就主动约束姑姑,不让她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起初姑姑还不太习惯,总会不由自主地指指点点,但渐渐地在两夫妻的坚持下,姑姑也终于学会了尊重他人家庭的私权了。

孩子们敏感纤细的心灵,最害怕受到伤害。所以父母和长辈们,更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用关爱与理解陪伴他们渡过成长的每一道坎。只有给予足够的关爱和信任,孩子们才能无拘无束地健康成长,才不会像小明一样,对家庭痛彻心扉。

小明事件引起了我的深思。作为教师,接触的每个家庭似乎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家长矛盾”问题。当婆媳、姻亲、长幼等各种利益矛盾凝聚在一起时,孩子往往就成了被牵连的最大受害者。

每个父母都应当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然而有太多家长,为了迎合长辈们的期望,常常变着法地对孩子扼阻和限制,结果反而与孩子渐行渐远。等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时,为时却已经太晚了。

因此,对很多父母来说,需要学习的不仅是如何做个合格的家长,更要先树立起家长这个角色在家庭中的权威性。只有确立了家长自己的主导权和决策权,才能建立起一个健康积极的家庭氛围。

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父母的意见必须得到周围人的充分尊重。像小明的姑姑那样,明知家有儿女却总爱横加干涉,无疑是错误做法。

长辈们固然是出于好心,但一味地当”家长”自然是行不通的。更何况孩子们对长辈的期望,其实并不是严厉的责骂,而是希望获得更多关爱和呵护。只有摆脱”衣came”式的家长角色扮演,孩子们才能感受到真挚的爱,从而在往后的成长道路上扎下根。

作为长辈们,也应该尊重下一代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时代不同了,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和成长需求自然也截然不同。我们不能再固步自封,而要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接纳新事物、新气象。

只有真正把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摒弃家长与孩子之间种种可笑的权力之争,家庭教育才有出路,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开开心心朝阳生长。

往小处说,比如孩子的饮食、生活作息等,家长们就应该给予适当的尊重。孩子们毕竟已经不是当年的婴孩,多少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小爱好。父母和长辈们,要学会用欣赏和理解的眼光,去迎接孩子们生动天真的生活细节。

而对于长辈们,也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总是动辄横加指责,而应以更宽厚的胸怀包容下一代人许多”新潮”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最关键的是,要尊重每一个家庭的私密领地,摒弃”家长”般的管太多和过度干涉。

对下一代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其实并非是长辈们啰啰嗦嗦的批评,而是父母亲们真诚的关注和耐心的引导。作为孩子们最亲近的人,父母们更应该用自己的知识阅历和人生体悟,为孩子们释放疑惑,传导至理名言。

回想小明事件的教训,我更加体会到了这一点。一个家庭只有父母用爱心维系,用理解护航,孩子的成长才会一路阳光。若是让长辈们的权威主义或强势意见主导了一切,孩子可能就会事事被压制,难以人格独立和健康发展了。

我坚信,只要父母们勇敢地扛起自己的责任,敞开心扉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并为孩子营造一个包容友善、自由独立的家庭空间,孩子们自然就能在正能量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我们需要自觉地抛弃那些陈旧的、富有家长味的生活方式,用开放的心态接纳新鲜有活力的教育理念。

就让”最讨厌姑姑来我家”这句朴实的感慨,成为我们每一个家庭反思的起点吧。让我们携手呵护孩子们的心灵,给予他们无暇的阳光雨露,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自由自在地成长,去追逐未来的梦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5657.html

(0)
20521320172052132017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