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穿梭,书卷弥香。打开《明朝那些事儿》这本耳熟能详的著作,宛如重新走进了那一个轰轰烈烈的朝代。明代,这是中国历史在阳光下耀眼绽放的一个阶段,激荡着远古时代的智慧与现代的气息共存。读着读着,你就能领悟到一种精神在其间闪烁 – 一种顽强不息、大智大勇的民族精神。
沉浸在明史的世界里,你会发现中国人的顽强是何等令人敬佩、令人骄傲。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明人方能在挫折中屹立、在困境中求生、在磨难中奋起。让我们穿梭过五百年的时光长河,一窥这份耐人寻味的精神内核:
- 不屈的斗争勇气
谁能想象,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要翻越日夜颠簸、风狂雨骤的汪洋大海?但如何艰险,郑和仍带领船队勇敢前行。历史上,明人时时以生命为赌注,用敢为人先的勇气书写下无数个传奇。
比如李自成起义,就深深折射出这份不畏强权、绝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虽然最后李自成失败了,但他爬起反抗的壮举却永远铭记在明史的丰碑上。正是这份不怕牺牲、永不言弃的精神,才让中华民族在一次次涅磐浴火中重生。
2.永不放弃的执著
明人戎马一生,其实就是一部永不放弃的执著史。徐渭文文启蒙遭到江阴县令欺凌,本可一走了之,但他却选择了”明算理陈词”这条执著之路;岳飞亲手抚育义军,义无反顾浴血抗金;袁黄自尽殉国义举,也是一种对理想事业矢志不渝的信仰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执著之心更贯穿于明人的文学艺术创作当中。比如蒲松龄、屈大均这些名家,为了一部作品经常需要修改几十次,直到精益求精为止,以这份执著精神浇筑起文坛高峰。可见明人的执著之心可贵之处,非但折射出不曾半途而废的民族品格,更是一代代中国人摆渡人生的智慧航标。
3.博大包容的品性
多元与包容,正是明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能教人赞叹的根源。这个王朝之所以多才多艺,不只在于其努力向上的求知愿望,更因为其以无私大度的胸怀去百吸百纳天下大智。
明人张燵编纂《东西洋考》,不分彼此的兼容并蓄了外来文化知识;老城根的茶馆弥漫着天下四方的人声鼎沸;成化年间颁行的那部《大理全书》更是集纳全球各地的科技成就精华……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明人开创性的宽广胸襟和谦逊好学的胸怀。
包容有容乃大,明人的品性非但包罗万象,更能温仁爱物。根据资料显示,明初起每年都要自上而下遵行”淳布之民””允序整齐””缘物得宜”的教化之路,这不但展现了一个宽厚的民族性,更将温恭理智的理念生动到了极致。以明人这种包罗天下的气度行事持身,中华文明因此得以薪火相传。
- 追求理想的坚韧
明人可以矢志不渝到这种程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理想的永不放弃。比如万历朝冼祁想申明”明世祖实录”真相,就历尽千辛万苦;嘉靖年间的戚家军为了被剥夺的武职,更是血战沙场数十年乃后勉力维权……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理想信念而战。
明人以理想为驱动,驶向远大航程。张居正立志振兴大明气数,一干部曲甘之如饴;郑成功孤军奋战数年,也是为了光复故土不顾生死。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对理想孜孜以求、一往无前的坚韧品格。
- 苦难中淬炼的勇气
明朝实在是一个多舛的朝代,但正因有了明人面临险阻时永不低头、永不妥协的勇气,才能使明代辉煌璀璨、蔚为大观。
徐 渭历尽艰难终成垂暮身后名,他那番高风亮节的勇气令人肃然起敬;海瑞动乱下的”忠臣”胡宗宪,也用生命捍卫了楷模的荣光。除此之外,还有辛弃疾、文天祥那样的知识分子,也昂首抗拒亡国贼人,彰显了不屈的民族勇气。
大明王朝末年注定一去不复返,但正因为有了这些面对苦难永不低头的勇气,才能在历史的长河里永垂芳名。
总之,明代丰富的历史资源给予了我们太多可以回味和赞颂的地方。这个朝代令人振奋的,正是其中凝聚的民族精神。阅读《明朝那些事儿》,不仅能帮助我们穿越时空,更能让我们毫无保留地感受到走过几百年而神采飞扬的中华精神。
这一种精神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勇气、永不放弃的执著追求、包罗万象的宽广大度、对理想矢志不渝的坚韧,以及面对艰难困苦时永不低头的顽强意志。或许,世间万物终将覆灭,但这种精神必将永垂不朽。
读书,我们穿梭时空、踏浪历史,不只为了窥视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更为了从中汲取可以始终指引人生方向的力量源泉。所以让我们虚心向明朝的英雄学习吧,用他们的奋斗精神去点亮理想的航标,去淬炼不屈的民族之魂。一部明史,就是这个伟大民族从苦难中复苏、从挫折中奋起的缩影,是我们今人寻找民族坐标、把握民族脉搏的重要窗口。让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必将使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