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自杀式社交”的牺牲品。这种社交模式,不仅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在潜移默化中伤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自杀式社交”?它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隐患和危害呢?让我们拨开迷雾,直面这个时下的社交困局。
01 什么是”自杀式社交”?
“自杀式社交”最初是由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教授肖恩·格里芬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它指的是人们为了在社交媒体上获取虚荣感和认同感,而不断地将个人生活数字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予以展示和包装。
这种社交方式的核心特征,就是将现实生活与数字生活割裂开来。人们不再关注现实生活本身,而是将生活当作一个舞台,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争夺他人的关注而做出的表演和包装。这不啻于是对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一种彻底贬低和扭曲。
“自杀式社交”之所以会被冠以”自杀”这样一个极端词汇,就是因为它有可能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杀死了自己真实的生活和联系。我们越来越远离现实,越来越沉浸于虚拟世界,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本真含义。
02 过度追求认同导致心理困扰
人之所以会陷入”自杀式社交”的泥潭,根源在于渴望获取他人的认同。在这个追捧虚荣主义的时代,很多人把获取赞同和关注等同于自我价值的体现。因此,他们不惜在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努力展现一个完美或者吸引眼球的”自己”。
然而,过度追求外界认同只会带来一系列心理困扰。首先,人们会过于依赖于他人的评价和关注,从而丧失自我认同感。其次,永无止境地包装和伪装自己,也会让人日渐失去对现实的认知和判断力。最终,人们很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疾病。
所以,如果我们一味沉浸于满足他人期望和追求虚荣的社交圈中,终将会伤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是”自杀式社交”给我们带来的一大危害。
03 虚拟社交剥夺了真实人际联系
在”自杀式社交”模式下,我们与他人的联系越来越偏离于现实生活,而是转移到了虚拟的网络平台上。这种单向灌输的社交方式,很容易让人失去真实对话和联系的能力。
网络社交是一种高度编辑过的、被包装过的虚假联系。每个人只是在努力展示自己的一面,却很少能够真正了解彼此。久而久之,我们会渐渐失去一种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勇气和能力。
正如一位社交媒体研究者所说:”有多少人会在现实中,像在网上那样任意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多少人会在现实生活中,如同在网上一般大胆表态点赞?我们已经在逐渐失去真实联系的能力了。”
毫无疑问,这种现象一旦持续下去,必将剥夺我们与他人建立深入联系的机会,让人际关系日渐疏离。这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来说,无疑是一大危害。
04 过度追求虚拟形象会造成严重后果
“自杀式社交”的另一个危害,在于它容易让人过度追求虚拟形象,从而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往往只会展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而有意或无意地掩盖缺陷。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自己网上的虚拟形象产生一种执著,甚至试图在现实生活中刻意贴近这种包装过的”完美形象”。
一些研究数据显示,追求虚拟形象的人往往会对容貌、体重等外表问题格外敏感,很容易产生躯体焦虑和自卑情绪。更严重的情况下,有些人会通过极端行为如整容手术、服食减肥药等手段,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可以说,”自杀式社交”所带来的虚拟形象困扰,已经成为当代人的一大心理和身体健康杀手。如果我们不及时认识到这种危害,将会为之后续付出更大的代价。
05 社交焦虑与孤独感加剧
最后,”自杀式社交”还可能让人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和孤独感。这是一个看似矛盾但却是事实的危害。
一方面,沉浸于虚拟社交会让人刻意回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从而渐渐失去正常社交的技能和勇气;另一方面,随着网络中虚拟形象的不断包装,人们会对真实的自己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进而感到孤独和焦虑。
这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人们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来缓解焦虑,却反而因为社交技能的丧失而产生更深的孤独感,继而又要祈求虚拟社交来寻求慰藉。如此循环下去,必将让人在严重的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中无法自拔。
可以说,”自杀式社交”让我们正在一点一滴地伤害和杀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走出这种模式,迟早会失去正常经营人际关系的所有机会。
总之,”自杀式社交”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全方位的。它不仅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真挚联系的含义,还潜移默化地在伤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理性和警惕,珍惜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次真实社交。
毕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来都应该建立在真诚和包容的基础上,而不应被虚荣和虚拟所主导。让我们共同远离”自杀式社交”这种偏离人性的社交模式吧,用最朴实无华的态度,一起维护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际关系。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拥抱生命的本真和美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15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