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过载与知识焦虑陷阱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两千多年前,庄子就告诫我们,想学完所有知识吗?那是不可能的,人生苦短。
大家好,我是【高省】运营高小省,咱们高省是一个可省钱佣金高,能赚钱有收益的平台,百度有几百万篇报道,也期待你的加入。
或许当年还有人怀疑,但是今天,全世界每天超过4000本书出版,合计超过4亿字,按照樊登读书“每年一起读五十本书”的口号来计算,要读80年。排除少时认字和老年痴呆的时光,可以说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读完全世界“一天”出版的书籍!而这个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全世界“一小时”出版的书籍将超过我们“一生”的阅读量!
这就是当今信息知识过载的残酷事实,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纽约时报一天的文字量等于牛顿同时代人一生的阅读量;
每天一个专业领域就有超过200个公众号正在注册,有近1000篇文字正在产生……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让我们与这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触手可及,
“没有老师怎么学啊?”
“我要速成某某技能”
“同事都在学,我还不学怎么行”
“没有几个付费专栏好意思出来混吗”
有无数理由让我们争分夺秒利用网络学习!
“你的人生高度取决于学习的速度,做事的速度”,这样的声音激荡全网,传递焦虑,让我们无不渴望获得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然而现实的骨感告诉你,哆啦A梦终究只是南柯一梦,知识付费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智识。那么,到底如何有效学习呢?
二、学习的正本溯源
王朔书中曾写,几个混混到一个读书人的房间里,看到满满的都是书,说道:这么多书,有种你能背下来?很多人受小学“背诵全文”要求的影响,认为有文化就得口若悬河、口吐莲花,所以唠叨成瘾的人时常见到。
诚然,学习需要记忆,我们无意革小学课本的命。但是当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从知识付费学习平台上没有学到什么,一定是出现了问题。
建造我们的知识大厦,需要如同混凝土、钢筋这些建筑材料的知识点。但是如果我们本身没有做建筑规划和设计,没有施工蓝图和论证,而是直接买了建筑材料就施工会怎样呢?
今天A厂C30混凝土质量好,我们就买了两吨做几个柱子;
明天B厂钢筋降价,我们又买一吨做个大门骨架;
后天C厂引入了进口红砖,我们又买入一些做几十米墙……
长此以往,我们的知识大厦不仅极可能建成四不像的烂尾楼,最后更有可能因为建筑材料的承压或兼容问题而垮塌。而A厂的混凝土,B厂的钢筋和C厂的砖块,不正是我们今天在各类知识付费平台可以看到的专栏、课程、直播吗?
更重要的是,这些课程和书籍为了贴合大家学习碎片化的特点,并提高点击率、转化率,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避免地呈现以下特点:
1、没有学习的详细系统,所有知识单独成点,这导致知识的破碎。
2、没有知识的发展沿革,只有知识的当下形态,这剥夺了知识的科学性。
3、没有学科的深入挖掘,只有表面的兴趣要点;这让知识流于肤浅。
这些特点,影响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阻碍了知识与其他学科、其他知识的联结,成为了一个个孤立的马赛克小碎片。一开始我们觉得很受用、很有启发、很感兴趣,然而,时间一长,学的一多,我们发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像在走迷宫一样,原来它们还在这里。
而更麻烦的是,“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将构成你的思维方式”,长期而言,记忆这些孤立的小碎片不仅更加耗费时间,还让大脑充斥着无连接,不相关、难运用的别人想法,让我们失去创造力,失去自己的思维方式。这莫不是传说中的“走火入魔”?
(一)学习本质是自身认知结构的再造
苏联心理学家巴浦洛夫那只训练条件反射的狗,每次先摇铃铛而后喂小狗,最终摇铃铛就能让小狗流口水,但这并非小狗学习,而只能称为“知道”,知道的对象只能是“数据和信息”,难以称其为“知识“,更难以形成个人的“才能和智慧”。这是为什么呢?
提出结构学习论的著名认知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
学习的目的在于用探索学习逻辑的方式,把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而,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以学科基本结构为核心的认知结构,这个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原理、态度和方法。
他十分强调认知结构的作用。
学习者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构建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可以把我们遇到规律、知识组织起来,并赋予它们真正意义,让我们可以超越所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而在问题中的听书和讲座里,我们极少听到学科的基本结构,而是片片块块的有趣味的知识点,因而它偏离了学习的本质意义。
(二)学习效果受主客两端因素的共同影响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通俗而言,机械学习即死记硬背,意义学习就是理解意义基础上学习。学习主要是意义学习。意义学习既受教学者、教学材料影响,更受学习者本身影响。
学习也可以说是概念同化的过程,学习者接受知识的心理过程表现为:
1、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2、找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相同点,并以此旧知识为新知识的位置固定点。3、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清楚区分新概念与旧概念,并积极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
后来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更强调学习者的个人认知过程。他们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客观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的个体之外。虽然知识可能有讲座、听书这类较为普遍认可的外在形式,但这并不意味不同学习者有同样理解,理解结果只取决于每个人基于自己经验背景下的不同学习历程。
所以,为真正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应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培训,教学材料必须具有学科逻辑意义,并在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范围之内。
而面对网络听书和讲座,这类教学资源面向全网,学习者可能遍布各个学历,各个年龄,拥有跨度相差巨大的知识经验储备,拥有千差万别的学习历程。这些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帮助千差万别的学习者循序渐进地学习和理解呢?
(三)学习过程包含三个循环往复的复合阶段
学习并不等于单纯知道,而是一个复合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含知识获得、知识转化和学习评价,而学习评价之时,也许又让我们收获了知识。
1、获得知识是完成学习的基础条件,它是我们改造自我的开始。
2、当我们获得新知后,可能是对原有知识的精炼或升级,当然也有可能与它们相违背,这时我们需要通过转化,将原来单线知识转化成高阶或矛盾形式,或者学习更多知识将它们组织、统一起来。
3、学习评价是对知识转化是否适用于任务解决,或者知识用法是否正确的检验。“知识”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假设和解释,很多时候并非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与问题进行再创造,实现统一我们的知识结构与客观世界的目标。
所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能并非说复习旧知识就能获得新知识,而是在对旧知识的转化和使用评价中,进一步更新了知识体系。而爱因斯坦也说,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大物理学家与大教育家、思想家跨越这么多年却在此问题上惊人相似,恐怕不是巧合。
而网络听书和讲座,仅仅是帮助我们做到了第一步,更为重要的后续阶段——转化和评价则需要我们自己跟进完成,但恐怕相当一部分网络学习者不曾做过。
综上分析,利用网络上的听书和讲座等学习资源,违背了学习的“一个本质,两端影响因素,三个复合阶段”的重要教育规律,简称违背了学习的“123”规律,会让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听书和讲座真的毫无是处吗?如何有效学习?
写到此时,已近三千余字,如果您还在认真研读,笔者对您改善学习效果的决心感到欣慰。关于有效学习的方法,每个人应当根据学习的“123”规律,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论,下面是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一)将网络学习方式作为学习入口。这些学习资源并不是毫无是处,它往往不仅涵盖了学会者的总结和体悟,还包含各个学科里面有趣味的知识点,帮我们用较短的时间探索学科一斑,赋予我们感性认识。我们可以以此为学习的入口,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后再根据个人情况做深入研究。知识付费领域也可以考虑为构建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或探索深化学习阶段再下功夫。
(二)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福柯说知识就是权力!可见知识体系在人的一生中举足轻重。值得一提的是,知识体系并非一个人所有记忆中的知识互相关联形成的总体系,而是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所需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是一个人真正力量乃至权力的来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很多人的一生成就。总结下来构建知识体系有六大步骤:目标、获取、精炼、实践、聚合、扩充。
1、目标:树立学习目标,目标可以是解决问题,也可以是增长某领域见闻。根据目标,定下学习的领域、方式、渠道等。
2、获取:根据目标拉网式获取知识,通过专家咨询、亲自实验、网上搜索、翻阅经典(人事网书)等多种方式快速获取知识。许多名家喜欢首先翻阅经典或咨询大神,借助经典书籍和行业大神的表达脉络,可以较快建立自己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3、精炼:筛选所有信息,剔除无用信息,理顺剩余信息的逻辑关系,板结相关知识点,实现知识点的结构化和模块化。
4、实践:实践也即上文所说的评价环节。在古代,陆游说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讲知行合一,都说明唯有学习,才能实践;唯有实践,才会掌握和信仰所学。当然实践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写文章、做交流、做产品等。
5、聚合:初步知识结构在接受实践的检验后,进一步丰富所有知识点的关系。在知识点关系分合过程中,形成更加优化和完整的知识结构。
6、扩充:当我们经历了以上五个步骤,或许已经形成了在逻辑上看似完全自洽的知识结构,或许我们也确信这就是解决此问题的终极方案了。但是,这也很可能是局限于我们认知环境和条件而产生的片面的思维定式。继续秉持包容开放的沟通精神,或许我们又会找到一片新大陆。
(三)勤于规划,善用软件,持之以恒。学习的历程本质上来说是一场个人的修行,他人的进步和退步,他人的收获或沮丧,其实与我们没有太大关系。
萨特曾说:他人是地狱。过度关注他人带来的知识焦虑,就像考试即将结束的钟声,会打乱我们的学习节奏,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的学习要有自己的规划,并沿着自己的学习规划持之以恒去探索和开拓。就个人而言,会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在每周或每两周专门研究一个问题,可用Mind-manager, X-mind, 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工具帮助自己学习整合和研究。
探索学习,永无止境。本文如有纰漏,欢迎各位来言探讨,也算为砺为(公众号砺为)的 “扩充”提供机会O(∩_∩)O。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用,多谢点赞、转发和关注。最后,祝福您善学、好学、乐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高小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gxs.com/5995.html